随着中国完成嫦娥五号探索工程,意味着在探月工程中我国再度向前迈出一大步。当然随着嫦娥五号成功降落在四子王旗之后,意味着现阶段的探月工程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嫦娥五号并非终点,毕竟我国的探月工程最终是要实现在月球上打造研究基地的目标。
同时我国也投入亿元,开启全新的太空探索计划,并且将其命名为“天琴计划”。根据了解,这一计划最早是在年华中科技大学的国际会议上,由中国科学院罗俊院士提出。随后在年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联手进行相关研究,制定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
事实上最早提出这一设想的应该是爱因斯坦,当时此人提出相对论的概念。并且认为在宇宙天体运行的时候,凭借自身的质量会产生时空涟漪,这就是所谓的引力波。
此后美国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因此也证实爱因斯坦提出的预言。要知道发现引力波之后,能够成功探索黑洞和双子星,为此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引力波探索计划。
而且在年成功发射“天琴一号”试验卫星,对高精度空间惯性传感器、无拖曳控制技术、微牛顿量级的推进技术、激光干涉仪等技术展开试验和探索。
此外在年罗俊院士再度透露一则消息,目前“天琴二号”已经在计划之中,而且将会稳步推进,预计在年左右进行发射。按照罗俊院士及其研发团队的计划,将会在年之前完全四个阶段的计划。其中分别是完成月球激光测距系统、无拖曳控制、高精度惯性传感、所有空间引力波探测所需的关键技术,而且将会发射3颗卫星为该计划服务。
如果这一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的话,中国有望在该领域再次领先全球,而且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计划让美国都羡慕不已。虽然美国是全球第一个发现引力波的国家,但是无法持续进行探索。而中国凭借“天琴计划”完全可以长时间进行验证和探索,为此如何能让美国不羡慕?
要知道美国近年来在太空领域的探索工程,没有太大的进展,反而是中国不断在航天探索领域屡创新高。为此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该领域会成为超越美国的存在。
人类对宇宙的征途不只是月球,还有星辰大海。回首年是中国航天的高光时刻,除了嫦娥五号采样返回,还有天问一号奔向火星,而进入的年初,中国空间站即将发射的好消息传来,新的一年估计又是一个高技术的盛宴。
中国火星探测器到1月3日为止,已经在轨飞行了天,飞行路程已经突破了4亿公里,离火星越来越近只有约万公里,相距地球1.3亿公里。根据遥控数据分析,探测器姿态稳定,将于2月份择机登陆火星。
图为从航天器的窗户观看时,这位画家的概念向人们展示了火星上的宇航员
天问一号探测器的三大任务,有望创造历史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称,中国天问一号有望创造新的历史记录,如果此次任务成功的话。报道认为,在天问一号进入火星轨道后,将进行绕落巡三大任务。在落巡与环绕器分离之前,
将利用嫦娥五号登月相同的技术,选择好着陆地点,再平稳的降落在火星表面,成功后火星车就开展长达3个月的科研工作。
其中包括雷达系统检测地下水、冰的沉积物,以及调查火星的土壤特性,并收集土壤和岩石样品,这些样品将在年之前的下一次任务中带回地球。环绕器刚充当通信中继站,继续在火星轨道飞行。
美国华盛顿大学行星地质学家雷蒙德·阿维森称,火星很大地质条件很复杂,虽然美国此前已经向火星派出过探测器执行过相同任务,但是中国天问一号选定的着陆区此前未有人踏足,因此新的实验数据将让全球的天文学家受益。
中国空间站即将发射,八年后成全球唯一
据中国航天总设计师周建平称,中国空间站采用模块化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空间站的核心舱将于今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中心发射。他还说,执行空间站的模拟训练在三年前就开始了,任务时间在3-6个月左右,开展了上百次的试验和工程研制活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目前航天员人数已经确定,选定的航天员通过了综合考量。相对于神舟飞船此次任务将有3人共同执行,其中配了一名指令长,由执行过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来担任。
她还说,飞行任务规划需要完成11次发射,航天员还将进行多次的太空实验以及出舱活动。空间站的建设包括核心舱、两个实验舱、以及8艘飞船,即4艘载人4艘运货。整个在轨建造计划有望在年的前后完成。美国宇航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宣布,八年后国际空间站将退役,到那时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全世界的唯一。
无论是登月,探测火星还是发展中国空间站,中国无疑是后来者居上,中国的航天人正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太空强国励志向前,不管你美国相不相信中国有这个能力,但我们的计划是认真的。
据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