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与苏联红军会师的中国军队二

15日傍晚,段苏权和詹大南率平北军分区主力部队,抵达张家口东边的青边口、人头山一线,先头部队距张家口仅20里。16日下午晚些时候,接到察蒙支队接收张北的电报,段苏权决定亲赴前方掌握 手资料。詹大南回忆说,“我知道段苏权脚有残疾,长途跋涉不便,就主动提出‘让我去吧’,段同意并说‘那好,叫张克宇跟你去’。当晚我和地委城工部长张克宇带1部电台,由10团3连长孙玉禄、指导员袁伯修率全连护送,于18日拂晓到达张北县城。但守城门的苏军对我们不信任,交涉结果只允许人进去,枪支、电台、照相机都被扣下。为避免发生误会,我派通信员返回,通知3连在离张北10余里的蔡脑包村待命”。18日的接触极不顺利,苏军只有两个中校出来与詹大南接谈,表情冷淡,态度消极,顾左右而言它,净扯些题外的话,并称要有斯大林的命令才能与我方谈判。事后分析,察蒙支队的接触已引起苏方警觉(在延安已被公开),这也正是苏联上层所担心的。因此,苏联一方面不断宣称支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同时还多次公开在美国政府外交官员面前评价中共为“假牛油式”的、“红皮白萝卜”,非共产党的民族主义者,谨言慎行和保持距离看来是张北苏军接获的 指示。

8月17日,除向中央报告外,程、耿又向集总(第18集团军总部)报告:“我们与苏联红军在张北会师,向我部队要联络手续,请指示”。18日17时,程、耿专电李富春,报告 支与苏联红军会师的中国军队,“与红军会师系平北部队,根据中央宣布张学思部在此方向活动,为了对外宣传,故发表为张学思部”。此件右侧有传阅首长签名,即任(弼时)、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叶(剑英)。18时,延安以中央名义给程、耿发电,“我军与张北红军会师的部队是何部?有多少人?负责首长是谁?望即电告,以便正式介绍和办理联络手续,望即刻覆”。根据平北分区察蒙骑兵支队已与苏军会师的报告,周恩来迅即找聂荣臻、萧克了解平北部队的情况。21时,中央又一次发出“带电台密赶张北与红军联络”的急电,此番指名道姓,由周恩来拟稿:“分局:(一)望立即电令平北分区政委段苏权,带电台及与分局通电的密码,迅速赶往张北与红军会面,取得联络。段到后可将晋察冀军事情形告知红军司令,并负责将红军情形及其意见迅速电告延安。(二)经过现在张北与红军会师的我军,将附上朱总司令给红军贺电亲自送去,以便联络,并配合其作战”。19日上午,詹大南拿着朱德总司令的贺电向苏军表示祝贺,双方关系有所缓和,但仍见不到苏军高层,更由于准备不足,没有俄语翻译,找的两个商人只会讲外蒙独立前的蒙语,又不懂军事术语和政治术语,先把我们的话翻成蒙语,还要由蒙军翻译成俄语,所以1句话要过几道关,折腾半天还说不清楚。但詹大南却也有极好消息传来,19日下午5时,程、耿向军委及集总(18集团军总部省称)报告:“12分区詹部已与苏军确取联络,并已组织配合攻击张家口。苏军预定20日分三路攻击,各部队排以上单位指挥用红旗联络,……与红军联合行动之部队兵力待报”。毛泽东接电后,毫不迟疑地签发战斗指令,以晋察冀军区主力“配合红军夺取张家口、平津、保定、石家庄、沧州、唐山、山海关、锦州、朝阳、承德、沽源、大同”。20日21时,段苏权给程、耿发报,归纳了《我们3天来对苏军的观感》:“(一)对群众和蒙古官兵团结,(以下字迹模糊)愿还政权付我,重我党员,知道我国有阶级敌人。(二)此路似牵制动作,兵力不大,重炮少,全系摩托化,大部崩子车(应译为摩托车)。(三)我军人员提议多不采纳,和不愿接谈。军事动作只1人主观的要求我们。(四)我大多人员不敢接洽,最怕下枪,已下一部尚未交还。同苏方率3个连去康保,平北支队干部均怕在此。(五)军事配合动作实在困难,谈话不通,怕打误会。……(八)张北全境地方工作大致建立,公会公安干部极缺,国特土匪活动厉害”。这份电报在中共核心高层传阅,右上方标有“抄任、刘、周、陈云、真、叶”字样,因与军委关系不大,未抄送朱、彭。彭真时任中组部部长兼城工部部长,因与彭德怀重姓,故彭真以真省称。20日平北主力部队进攻张家口,苏军答允的配合作战,不仅爽约,连个联络官都没见着,当夜段苏权去电詹大南,询问苏军司令官驻地,表示要亲赴前方打探虚实。詹大南与张克宇21日上午复电:“(一)苏军司令因秘密和来往不定,不知在哪里。(二)我之意见没有来翻译与苏联的组织介绍,就是朱总司令也不能解决。你们 在现地积极破坏铁路,待苏军入张市再会合为好,来此无益,我们取得密切联系好了。(三)我们来时已经代表朱总向苏军致贺了,快将目前不能配合的严重困难转报中央,由莫斯科来电命令该军找我们面谈为好”。中午12时,段苏权向晋察冀军区报告:“本日詹来两次报告现转去,据此情形,如果不经过莫斯科红军总部或有较好的翻译长时间的谈,哪怕是上面军官也不易联络好。再者该司令已离张北上前线去,战场上,无确切证照携带,不便与其接洽,同时我们两个团在张市东部无法照顾。此外我同意詹意:一面转达中央,一面詹与之密切联系,待苏军到张市后,我主力调来,那时容易消除其怀疑,再去谈就方便了。以上请即复”。当晚23时段又再次匆忙电告:“接詹17时电,苏军令我军23日前将张家口、宣化铁路彻底破坏,又说问他要求什么,不愿说,要到张家口后再告”。此电在延安的译电稿上,注有“已电话告叶子龙—业务室”字样,叶是毛泽东的机要秘书。21日深夜再次接到詹大南电报,称“14时与苏军主要负责人会谈,不需要段来此会合,因我们兵力装备不良,苏军因此给我主要任务为破坏铁路(张家口至宣化、沙城段),于23日上午彻底破坏,并报苏军,此任务要坚决执行”。詹大南与苏军的接触,每封电报都火速上达“天庭”,了解和掌握苏军动态是中共决策层的 要务,而且都马上有指示流出。作为朱德特使,詹大南称朱总司令来也不好使,凭直觉感悟到苏联决策者预设了壁垒,两军高层会面及商讨联合作战的阻力来自顶层。

23日下午3时张家口战斗全部结束,此役共毙伤俘日军多人,伪军0余人,抓捕伪蒙疆自治政府副主席于品卿和伪市长韩广森、副市长崔景岚。

年8月24日,八路军攻占察哈尔省会张家囗

张家口是八路军依靠自己的力量,从日寇手中解放的 省会城市。8月25日上午,苏军派库兹涅佐夫上校驱车从张北来到张家口,向我军表示祝贺。

段苏权(左一)陪同苏军库兹涅佐夫上校(右二)视察张家口

段苏权在伪蒙军司令李守信公馆接待了库氏,交谈中,段依照中央指示,向苏方通报敌情、我情,拟配合苏军火速南下,直取北平、天津、保定,并告知平绥路两侧都是根据地。库兹涅佐夫解释说,他们上级有规定,部队不能越过长城,段立即将这一重要情况报告军区,并把我涿鹿民兵救护的1名空投侦察员伊万诺夫交还给他。段苏权在桥西区北部大境门内侧俄侨聚集的上堡选了家俄式餐馆,并组织俄侨在布置好的会场内等候。宴请后举行了舞会,冀察军区参谋长易耀彩及杨春圃等人出席作陪,会场气氛热烈,库兹涅佐夫跳了两场舞,临别时挑了不少吃的、用的东西,汽车上堆得满满的。他又提出要女人,段说八路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个事使不得,库氏才面露不快地走了。此后,每天都有三三两两的苏联军官,坐着老式美吉普(二战期间,美国提供苏联吉普车辆)到张家口来要酒要吃的东西,如鸡蛋、面包、白糖、奶酪、薯类、薰肉,多是早上来,傍晚回去,经常可以看到苏联军官与俄罗斯女郎一对一对轧马路。直至回国,联军部队都驻扎在万全坝以北张北县与康保县之间,炮兵阵地由公会镇以南狼尾巴山,推进到张北城外西河滩上,再也没有南进。26日,段苏权再次向中央发报:“据詹24日电,我一再建议苏军速去张市,但未允,只是问大同、北平之敌数目,看其状很慎重”。28日晚,程、耿给延安发报(叶剑英转聂、萧、刘):“苏军曾派1团长(华西里耶夫上校)与我联络两次,但未谈配合问题,观其行动最近南下可能甚小”。对于美蒋即将发动内战、抢夺胜利果实,段也通报了苏方。26日9时和13时,段苏权再向军委连发两报,“苏军 指挥官令我们固守张市,并在市郊做工事,大同至张市至宣化铁路彻底破坏”;“我两个团和20团于昨日进入张市,今晨苏军10余人亦到,他们了解张市情形后,定于明日来此,尔后与苏军交谈一些什么问题,请告”。该收电稿作为“A急”件抄送朱德、任弼时、彭德怀、叶剑英传阅,并“已电话告叶子龙”。平北部队与苏军接洽的一言一行,都是在 统帅部直接领导下进行。从平北报告中不难知晓,苏军无意在长城以南采取军事行动,借助苏军之势的预案可以休矣!

苏军的出尔反尔和突然在张北停滞,几十年以后谜底方揭晓,其并非出于苏军的规划,而是受到了美蒋联合强力阻挠。文革结束后,段苏权意外获得1份国民党 规格的绝密材料,是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世界战争研究会记录》,该研究会召开会议,均由蒋介石亲自主持并下指导棋。8月18日下午4时,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召开的第42次世界战争研究会上,蒋介石声称:“现苏军除向东3省推进外,並深入热、察两省,其1部且已进至张北,于此乃发生一严重问题,盖吾人所谓之满洲,乃指东3省而言,但溥仪统治下之伪满,竟包括热察两省于内,……现盟方已规定满洲归苏军缴械,实应以东3省为范围,不应侵占热察两省。吾人应持此严正之理由,速向苏联大使馆交涉,请其通知进至张北之苏军,速向东转进,以免与我正向热察两省前进之部队,发生冲突”。蒋的发言,显系偷換概念,因日阀侵占热河和将其并入满洲国疆界,东北4省即成为普遍的概念。43年11月23日晚7时半,在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在柯克别墅为蒋介石举行私人晚宴,这是双方最私密、谈话时间最长的会面。蒋向罗斯福谈了10个问题,包括日本未来的国体、如何对待英国等等。蒋认为,东北4省与台湾澎湖都应归还中国,琉球可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当晚的话题成为开罗公报的核心条款。东北4省之概念,并非源自满洲国,28年热河建省(下辖1道15县3设治局),东北易帜后,热河由东北军实际掌控,遂将长城以外(或称关外)统称东北4省。33年3月日军侵占热河,将其划入伪满洲国所管辖的省份,这1事实已由蒋介石提出,并写入开罗宣言公之于众,如今又说满洲国不包括热河省,东4省应为东3省,这个弯绕得有点大,仅靠国民党政府交涉,恐难达致目的。中共在延安的首脑,听到苏蒙联军越过草地荒滩,急速向察北、热北挺进的广播,蒋介石在重庆也同样接收到,蒋认为,如苏军突破张家口日军防线,“可取道热察,直趋平津,东北地位,实际已成次要”。蒋介石自知国弱言轻,也深知斯大林的固执和傲慢,思来想去,只有美国人说话顶用,何况苏军越界热察,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于是美军在亚洲的代表人物、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 ,成了蒋的护命真神。曾随徐永昌以盟军中华民国代表身份,前往东京湾参加日本投降典礼的军令部李树正处长(甘肃白银人,后升任国防部第3厅副厅长,挂中将衔),在世界战争研究会第45次会议上报告:“8月17日上午6时50分,由白市驿机场,乘4发动机之运输机起飞,……下午3时半抵马尼拉。……18日下午5时, 将军接见部长于办公室内,首致欢迎,并谓渠年,即认为 起而抵抗侵略者,必为蒋委员长。继之部长(指中华民国代表团团长、国民党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即将苏军进军张北情形,告知麦帅,请其速电制止。当获答复云已去电制止,但因电讯须由莫斯科转海参崴,恐到达较慢,并表示绝尽力办理此事,部长随即返寓”。 6天前刚被杜鲁门任命为驻日盟军总司令,以此可知,蒋介石并不关心到日本实施军事占领、惩治战犯和战争赔偿事宜,他的全副精力都集注于苏军在张北动向和在热河的防共灭共,且在8月17日前即已通过 对苏方提出过严重交涉。中国本来是受日本军国主义侵害时间最长,人员和财产损失最烈的国家,联系到甲午战争以来,一系列的割地赔款,正需新账老账一起算,麦帅本以为中国代表团赴日索赔,必狮子大张口予取予求,不料只提交涉苏军不得进入热河一事,麦帅自然大包大揽慨然允诺。9月2日,在密苏里号战舰上完成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手续,正式签署的投降书附表中,帝国陆海军按当时所处地域被划分为11个投降单元,分别向同盟国指挥官缴械输诚。新几内亚东部(包括所罗门群岛)日军第18军,向澳军罗伯逊少将投降,曾拥有14万之众的陆海军部队,至此仅余人,以致战后被讥以“光部队”之称。关东军司令官所辖部队规定由苏军受降,在“所辖地区”特别标明:“满洲(包括关东州,热河省除外)”,关东州系指旅大,有斯大林一直垂涎的不冻港。而蒋介石受降地域则标明:“中国(包括热河省)、台湾、北纬16度以北的法属印支”。包括、不包括之限定性刻意表述,把《开罗宣言》上的东4省变成东3省,正是蒋介石的“杰作”,足显蒋通过徐永昌对麦帅施加的影响,为名正言顺地“接收”热河开启了大门。

由于受《中华民国和苏联友好同盟条约》限制,中共中央在七大上确定的争取东北的战略构想,以及在苏联对日宣战后下达的配合苏军作战的命令,未能有效实施。尽管如此,中共还是通过多种渠道,与苏共和苏军建立了联系。在这些渠道中,受中共中央派遣,最早与苏军会师的平北部队发挥了独特作用。张北会师尽管富有戏剧性,但它发出了一个明晰的信号:苏联红军的军事行动虽然限定在长城以北,但他们愿意与八路军接触并将政权移交给中共,也不反对双方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军事合作。鉴于平北部队一系列报告和张北、德化、商都等地顺利移交,使中共中央对派兵抢占东北、控制热察两省的信心大增。8月2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华中局电,要求改变上海起义的方针和计划。8月22日,根据平北源源不断的消息,特别是“愿还政权付我”、“重我党员”、“同苏方去康保”、“配合攻击张家口”等信息,似乎嗅出点味道,毛泽东以中央名义,指示晋察冀分局:“红军占领热河、察哈尔,红军在占领区政策尚不完全明了,但我为争取热察两省起见,分局应指示各区党委抽调大批干部由1部武装掩护,到红军占领区去建立党的组织,建立地方政权。在红军占领的城市中亦应派干部去建立政权,组织群众,出版报纸。如果红军能允许我之武装部队进城,亦应派武装进驻。如果红军在政策上有所顾虑,须用很好的态度与他们商讨,并在红军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工作”。23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断言:外交归外交,党的关系归党的关系,这是两码事,只要不使苏联在外交上感到为难,斯大林就会支持共产党。26日,毛泽东在赴重庆谈判前主持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决定派5个团的部队和干部团去东北。鉴于对苏军摸底的战略情报,毛分析说,“红军不入关,美国不登陆,形式上是中国自己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三国过问,三国都不愿中国内战,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的独裁的”。以此可知,在8月20日之前,对苏军南下的动向是模糊的,至迟在8月26日,中共中央已确知苏军不过长城的信息,据此重新规划下一步的行动。28日下午,彭真在中央党校主持为首批出发赴东北工作干部的送行会,刘少奇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决定还是派军队去,……铁路不能走就跑路,大路不能走就走小路,你们赶快去抢。朱德也底气十足地讲:东北大有文章可做,东北要归东北人管,我们大有希望。面对这“千载一时之机”,29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迅速进入东北控制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的指示》,令晋察冀和山东解放区准备派到东三省的干部和部队“迅速出发”,“我党我军在东三省的各种活动,只要不直接影响苏联在外交条约上之义务,苏联将会采取放任的态度寄予伟大之同情。因此部队可用东北义勇军的名义,非正式地进入东三省”,“控制广大乡村和红军未曾驻扎之中小城市”。刘少奇主持中央作出的上述重大决策,重新调整了早先拟定的“向北防御、向南发展”的思路,与平北部队 与苏军亲密接触,探寻斯大林和苏联政府的真实意图,源源不断将信息传递给中央高层,是密不可分的。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和苏蒙联军撤军的有利时机,平北部队相继收复了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兰旗、多伦、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单独解放了康保,加之平北主力部队解放的9县1市,在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建立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夺占察绥的企图,亦为中共中央“配备个团的干部进入东北”,“各自寻找最迅速到达的路线前进”创造了基本条件。

《时史文科》

为防失联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erer.com/bwtxgb/9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