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始生人随春好,踏寻原点春正来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今日立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立春”作为24节气中第一个节气,是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之意,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叫“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在我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立春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万物生长的春季,立春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复苏。

想在春天里

把所有的美好系上枝头

把幸福写在花间

让每一处风烟漫过之处

都留下人生

最美的足迹

四季初始,枝头满春

万物都在努力获得新生

愿春风带来更多美好

愿经历的所有都值得铭记

前路风新日暖,万物皆可期待

四季初始,万物复苏

愿人随春好,春与人宜

不负春光,不负己

愿在朝阳初升时

静候春暖花开

与你共赴一场春天的盛宴

踏寻中华大地的原点

立春就带您看   两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大地原点和国家授时中心

国家大地原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坐标系之基准点。位于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整个建筑群占地3.9万平方米,基本设施由中心标志、仪器台、主体建筑、投影台等4大部分组成。主体建筑观测塔楼高25.8米,共7层,占地平方米。下部为两层递收式八角裙楼,上部为六棱筒状塔楼。顶层为观察室,内设仪器台。建筑顶部是玻璃钢制成的整体半圆形屋顶,通过电动控制可打开,以便观测天体。投影台设于主体外之北、东南、西南3个方向的3个亭式建筑中。主体建筑的第一层,可见到8根红色石砌方柱,围绕着一圆柱形石柱,圆柱上镌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几个描金大字。地下室为水磨石地面。地下室中央是一座边长为0.55米的正方体整块红色花岗岩基座,重7吨。标石基座底下灌筑有4根水泥桩柱,直达地球内部的岩石上,以保证原点的稳定性。标石的外圈为一圆盘,有一粗一细勒金线边。勒金线圈内镌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几个隶书金字。原点中心位于花岗岩标石顶面,以镶嵌的球形玛瑙做标志,其半球上所刻的十字线交叉点即所谓大地原点,也就是我国地理坐标的起算点和基准点。

  大地原点亦称大地基准点,是利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方法建立的全国统一坐标系。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使用的大地测量坐标系统由前苏联测来,其坐标原点是前苏联玻尔可夫天文台,这种状况难以适应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中国决定建立自己独立的大地坐标系统。通过对郑州、武汉、西安、兰州等地的地形、地质、大地构造、天文、重力和大地测量等因素的实地考察与综合分析,最终将我国的大地原点确定在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境内,具体位置为北纬34°32′,东经°55′,海拔高度为.20米。

  国家大地原点,年12月建成,于年建立起我国的坐标系,又称西安80坐标系大地原点,在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是国家的地理中心,也是国家尊严的一种象征。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经技术部门检核,该原点坐标未发生任何位移和沉降。

年9月1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作为开展科普知识教育的场所,向社会开放。其保护范围为以大地原点主体建筑为中心,周边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原院落围墙以内。

国家授时中心

蒲城授时台旧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首个国家授时台所在地。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城西北西山唐宪宗景陵附近的金帜山上,包括4座多米高的铁塔以及天线群与发射机房等设施。始建于年年9月建成竣工。同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批准,蒲城短波授时台开始试播。该授时台主要由时间基准系统、授时发播控制系统、发播系统、供配电和供水系统等组成,由中国科学院进行管理,命名为“西北授时台”。后陆续增加天文测时系统、原子时基准系统和长波授时系统,并改名称为“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

中国现代无线电授时,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徐家汇观象台的BPV时号。由于其地处东南一隅,难以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年,国家科委批复中国科学院建设陕西天文台,工程代号为“中国科学院工程”,并最终选址于蒲城县。筹建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负责,技术工作由上海天文台负责,主要技术力量从上海天文台、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抽调支援。

  20世纪70年代初,为适应我国空间技术发展需要,国务院批准在陕西天文台增设微秒量级的高精度授时系统——长波授时台(BPL),该项工程由中国科学院总负责,集中了全国近40个单位的科研人员联合研究攻关。年,中功率长波台建成试播。年,大功率长波台联调成功并开始提供授时服务,于年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长波授时台的建成使我国陆基无线电授时服务手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成果荣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至上世纪80年代初,基于时间比对工作收发讯等技术要求,以及授时信号监测和国际合作等需要,陕西天文台将天文观测、时间基准、研究机构和管理机关迁往临潼,蒲城成为以长短波授时台为主的陕西天文台二部。1年改称“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

金帜山短波授时台从年建成至年停用,其间28年,为国家国防试验、空间技术、测绘、地震、交通、通信、气象、地质等诸多行业和部门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授时服务,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年12月,新短波授时台建成后,金帜山老短波授时台结束历史使命。作为当时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缩影,国家授时中心蒲城授时台旧址不仅凝聚了大批科学家“淡泊名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科技报国”的高尚精神,对于研究中国授时技术发展史、天文技术发展史以及无线电技术发展史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年9月1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国家授时中心蒲城授时台旧址为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为:以短波授时台区目前围墙为界,向西、北、南三面外延米,东面延伸5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四面外延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24节气,对于我们一个以“农耕文明”著称的国家来说,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做出了重要的指导贡献。

图片来源:钟华,李新伟,王炜林等,中原地区庙底沟时期农业生产模式初探,第四纪研究,,40(2)

全文参考文献:   

1、《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ISSN:9-,CN:22-/O1,年3月17日出版。

2、清华大学,刘晓峰,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文化遗产,第2期。

3、《陕西省志·文物志》(重修)陕西人民出版社,年出版,ISBN:5。

4、冀翠华、王式功、尚可政,~年黄河中下游地区24节气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气候与环境研究,年3月20卷第2期。

5、《汉书·天文志》,北京:中华书局,年版,第页。

6、《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吴澄撰,齐鲁书社社,.3,ISBN:2。

7、钟华,李新伟,王炜林等,中原地区庙底沟时期农业生产模式初探,第四纪研究,,40(2)。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erer.com/bwtxgb/9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