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宜兴

宜兴概况

建置沿革

夏商时,地属扬州,名荆溪。周称荆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年)建县,改荆邑为阳羡县。西晋太安二年至永嘉四年(—),朝廷为表彰周玘(周处长子)三兴义兵平乱之功,设置义兴郡,属扬州。隋开皇九年(),改称义兴县,属常州。宋太平兴国元年(),为避赵光义讳,改为宜兴县,属常州。清雍正三年()分为宜兴、荆溪两县。民国元年()荆溪县撤销,并入宜兴县。年6月至年1月属常州专区,年1月至年2月属苏州专区,年2月至年3月属镇江专区(年3月改称镇江地区),年3月起属无锡市,年1月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县级市)。

地理位置

宜兴市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31′—°03′。地处江苏省西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临浙江省长兴县,西南界安徽省广德市,西接常州市溧阳市,西北毗连常州市金坛区,北与常州市武进区相傍。滆湖镶嵌宜兴和武进之间,三氿(东氿、团氿、西氿)相伴市区。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全市最高峰为黄塔顶,海拔.5米;东部为太湖渎区,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北部和西部分别为平原区和低洼圩区,是宜兴粮油主要产地。全市总面积.6平方千米。

区划人口

至年底,全市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有镇13个、街道5个,有行政村个、社区个。户籍总人口.58万人,其中男性52.93万人。全年出生人,出生率6.53‰;死亡人,死亡率8.99‰;人口自然增长率-2.46‰;计划生育率99.46%。少数民族42个、1.5万人(含流动少数民族)。宜兴市人民政府驻地:宜城街道陶都路8号。

自然资源

宜兴地区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土地较多,降水丰沛,河流湖荡密布,水资源丰富。有天然湖荡30个(不含太湖)。探明矿种有石灰岩、大理岩、石英砂岩、煤、泥炭等27种。丁蜀地区独有的陶土是制作紫砂器具的上等原料。拥有竹子、松树、杉树等品种为主的用材林,是江苏省竹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茶树种植面积7.5万亩,茶叶总产量吨,是江苏省的茶叶主要产区。有野鸭、黄雀、黄鹂等上百种野生鸟类,野猪、刺猬、松鼠等多种野生哺乳动物,银鱼、鲫鱼、草鱼、蚌、蟹等几十种水产。

土特名产

宜兴有山有水,物产丰富。所产陶器驰名中外,尤以紫砂最为有名,享有“陶都”美誉。丘陵山区盛产多种名特优茶、板栗、毛竹、竹笋和杨梅,“阳羡紫笋”茶唐朝时就定为贡茶,咸肉煨笋(腌笃鲜)是宜兴特色菜肴。和桥豆腐干咸而不齁;清廷贡品徐舍小酥糖甜而不腻;杨巷葱油饼香酥可口、甜咸适中;官林荤油糕香、甜、软,回味无穷;高塍猪婆肉味香皮沙,口味独特;芳庄羊肉肉质鲜美,白切熟羊肉配蘸以甜酱,让人回味无穷;张渚大白果种核大,苦味少,糯性好;滆湖螃蟹蟹壳泛青,腹部洁白,肉质饱满,蟹肉肥、香、鲜;太湖“三鲜”白鱼、白虾、银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渎区百合被誉为“太湖之参”;野生菌类雁来蕈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宜兴乌饭香糯可口,具有明目、乌发等功效。

气象水文

气候特点:全年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正常略偏少。年平均气温16.7℃,较常年偏高0.6℃,上半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8℃,下半年平均气温接近常年,但逐月气温起伏明显;年极端最高气温37.9℃(出现在8月15日),年极端最低气温-7.2℃(出现在12月31日);35℃以上高温日数29天,较常年偏多近17天。全年雨日天,较常年偏多29天;年总降水量为.2毫米,较常年偏多.6毫米;全年出现暴雨6次,日最大降水量75.2毫米(出现在7月6日);年日照时数小时,较常年偏少.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37%。

  四季气候特征:

  冬季(年12月—年2月):气温偏高明显,降水明显偏多。冬季平均气温6.5℃,比常年偏高1.9℃,暖冬特征明显;冬季降水量.6毫米,较常年偏多84毫米,其中12月和1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多8成左右。

  春季(3—5月):气温偏高明显,降水偏少。春季平均气温16.4℃,较常年偏高1.3℃,3月较常年偏高2.4℃;春季降水量.3毫米,较常年偏少2成。

  夏季(6—8月):气温正常,降水明显偏多。夏季平均气温27.1℃,较常年偏高0.3℃;夏季降水量.4毫米,较常年偏偏多.5毫米,其中7月份降水较常年显著偏多.1毫米。6月10日入梅,7月21日出梅,梅期长达42天(常年平均25天),总梅雨量为.2毫米,成为宜兴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三多(仅次于年和年)。

  秋季(9—11月):气温正常,降水明显偏多。秋季平均气温17.6℃,和常年持平;降水量.1毫米,较常年偏多93.8毫米。11月19—28日出现连续十天的连阴雨天气。

  灾害性天气:3月28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强寒潮,48小时降温幅度达16.1℃。期间,全市28日早晨起到上午出现雨夹雪,南部丘陵局部出现降雪,对萌芽期的春茶带来较大损失。梅期长达42天,比常年多17天;梅雨量多达.2毫米,是常年梅雨量的2.6倍,仅次于年(.4毫米)和年(.8毫米),期间河湖水位连续多日超警戒水位,横山水库等水库多次溢洪,汛情一度严峻。8月16日傍晚,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宜兴市西部杨巷、官林、新建等地出现短时强降雨和9级大风,部分农业大棚和电力受损。12月29日开始受强冷空气影响,全市48小时最低气温降温达13.7℃,同时29日出现4.3毫米降雪,最大积雪深度3厘米,其后并出现严重的低温冰冻。

  年宜兴市气象要素

  年宜兴市气象要素初终日

  宜兴西氿站最高水位4.93米,出现在7月20日;最低2.83米,出现在12月31日;年水位落差2.1米。太湖大浦口站最高水位4.69米,出现在7月20日;最低2.54米,出现在12月29日;年水位落差2.15米。宜兴城6条河年径流量28.66亿立方米,7月21日年最大下泄流量立方米/秒。全年蒸发量.1毫米。

名胜古迹

宜兴是全国闻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生态国际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宜兴市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为著名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南部山区多溶洞,景奇形怪,发现80多个,开发开放5个,其中善卷洞、张公洞年就对外开放。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8个:善卷洞风景区、竹海风景区、龙背山森林公园、团氿风景区、陶祖圣境风景区、张公洞风景区、云湖风景区和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中国紫砂博物馆)。有始建于晋朝的周王庙(纪念晋平西将军周处)、宋代苏东坡创建的蜀山东坡书院和亲自手植的闸口天远堂西府海棠、清乾隆时期建造的瀛园、太平天国时期改建的辅王府等人文景点。

文化遗存

宜兴历史悠久,拥有余年的制陶史和余年建县史。先民勤劳朴实,留下众多文化遗存。位于徐舍镇的西溪遗址为马家浜文化时期大型聚落遗址,体现出先民六七千年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祥和、自然的生活。年发掘的骆驼墩遗址,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地带过渡的新石器考古文化特点,对研究长江下游古代文明进程有着重要意义,被列为年国内六大考古发现之一。西渚镇猪婆山曾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群居住点。年,吾桥村出土的汉代独木舟被南京博物馆收藏。建于三国吴天玺元年(年)的国山碑被誉为“江南第一碑”。丁蜀前墅的明代龙窑是全国唯一迄今仍在使用的古龙窑。年6月,经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认定,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土墩墓,出自宜兴下湾遗址。至年,宜兴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12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25个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省级项目13个;在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传承人22人。

陶瓷艺术

宜兴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远在多年前,先民便开始烧制陶器。在丁蜀等地发掘出各种商周时期的古陶器皿及残片。骆驼墩遗址和宜兴窑址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紫砂、精陶、均陶、青瓷、美彩陶被誉为陶瓷“五朵金花”。特别是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泥质、造型和古朴的自然美感而名扬海内外。明代供春的“供春”壶、时大彬的三足“如意”壶、项圣思的“陶杯”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分别珍藏于国家博物馆、无锡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宜兴陶器既实用,又具观赏价值。紫砂作品在国际、国内屡屡获奖,一些作品被作为国际交往的礼物。至年年底,全市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1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8人、省工艺美术大师59人、省陶瓷艺术大师52人;从事陶艺的工艺美术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人,其中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人。

宜兴名人

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代曾出进士人,其中状元4人、榜眼5人、探花1人;任宰相(或相当职务)的10多人。晋朝周处文武双全,是妇孺皆知的“周处除三害”的主角,是弃恶从善、尽忠报国的典型,所撰《阳羡风土记》是中国最早记述地方习俗和风土民情的著作之一。南北朝时将军陈庆之骁勇善战,为一代名将。卢象升为明末著名抗清将领。明代徐溥入阁12年,政绩卓著。在文化艺术上,宜兴人才辈出。唐代蒋防、宋代蒋之奇和蒋捷、明代吴炳、清代陈维崧等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较高声誉。文学家蒋防的《霍小玉传》广为流传;诗人蒋捷的诗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成为千古名句,与周密、王沂孙、张俊并称为“宋末四大家”;戏剧家吴炳著有“粲花五种曲”,其《绿牡丹》和《西园记》是越剧和昆剧的保留剧目;陈维崧是晚清阳羡词派领袖,参与编修《明史》,与吴江的吴槎汉、云间的彭古晋并称为“江左三凤凰”。

现代更是人文荟萃。宜兴被誉为“教授之乡”,有宜兴籍大学校长多位。其中,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著名物理学家、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培源,有被称为“一街双星”的原高教部部长、清华大学原校长蒋南翔和台湾大学原校长虞兆中,有被誉为“双子星座”的孪生兄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天津大学原校长史绍熙(原名史绍华)和著名教育家史绍熙。宜兴籍院士亦众多。至年年底,宜兴籍“两院”院士(学部委员)累计有3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宜兴享有“书画之乡”之盛誉,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享誉海内外,吴冠中、吴大羽、尹瘦石、钱松嵒等一批画家也享有很高声誉。音乐戏曲方面,名家众多。其中,有参与编订《刘天华创作曲集》《瞎子阿炳曲集》的刘天华弟子储师竹,任中国音乐学院原副院长的刘天华弟子蒋风之,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歌唱家程静子、张权。新闻出版方面,有20世纪早期就蜚声报界、被誉为“报界三杰”的徐凌霄,《新华日报》筹办人之一、社长潘梓年,《文汇报》创始人之一、著名记者徐铸成,《光明日报》总编辑储安平,《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王金凤等报界名人。体育方面,有年世界台联排名第一的丁俊晖,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篮主力队员、亚洲女篮锦标赛及亚运会的团体冠军卞蓝,三届残奥会女子坐式排球团体冠军谈燕华等体坛明星。政界方面亦是名人众多。军界方面,宜兴籍军人副军职以上的有近30人。外交界方面,有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驻美国原大使朱启桢,中国驻加拿大、英国原大使查培新等。

人民生活

全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元,比上年增长4.4%;农村居民元,比上年增长6.6%。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比上年下降1.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比上年下降0.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比上年下降4.7%。

经济社会发展

宜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亿元,可比价增长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亿元,比上年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6.6%。宜兴市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

  全年粮食总产量32.42万吨,比上年下降9.7%。油料总产量吨,比上年增长1%。茶叶总产量吨,比上年下降41.9%;水果总产量21吨,比上年增长3.6%;干果总产量吨,比上年增长1.2%。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万亩,比上年减少9.8万亩、下降8.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14万亩,比上年减少10.6万亩、下降13.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0.62万亩,比上年减少0.05万亩、下降0.2%。全年猪肉产量吨,比上年增长28.1%;禽肉产量吨,比上年增长3.9%。猪年末存栏数2.95万头,比上年增长.5%。肉猪出栏数5.50万头,比上年增长64.7%。全年水产品产量吨,比上年增长1.6%。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全市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7亿元,比上年增长3.1%;完成营业收入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利润总额.31亿元,比上年下降1%;实现增加值.05亿元,可比价增长4.8%。全市规上工业六大重点行业实现产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4.2%,占规上工业比重81.7%。全市工业总产值前强企业完成产值.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工业总产值超1亿元企业达家,比上年增加9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59家,超亿元企业5家。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5亿元,比上年可比价增长2.7%;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7亿元,比上年增长5.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3%。全年共获评“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5项、“国家优质工程奖”5项、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9项。

  全年完成房地产业增加值.22亿元,比上年可比价增长11.2%;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房屋施工面积.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4%。房屋竣工面积.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6.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商品房销售额.75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住宅销售额.5亿元,比上年增长33.3%。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存款中,住户存款余额.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贷款中,住户贷款余额.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4.34亿元,比上年下降9.5%;保险赔款支出15.08亿元,比上年下降12.7%。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2%,饮料类比上年增长4.2%,烟酒类比上年下降3.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比上年增长18%,化妆品类比上年增长32%,金银珠宝类增长29.2%,日用品类比上年增长3.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下降30.2%,中西药品类比上年增长7.8%,文化办公用品类比上年增长36.5%,家具类比上年增长4.2%,通讯器材类比上年下降8.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比上年增长18.1%,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45%,汽车类比上年增长4.3%。

  全年新增外资项目34个,比上年增加5个,其中新设项目23个、增资项目11个。累计增加协议注册外资4.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7%。全市新增协议注册外资超万美元的重大外资项目7个,比上年增加2个。全年实际使用外资4.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全年新设外资制造业项目8个,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5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55.5%。全市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6.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出口总额完成34.1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4%;进口总额完成12.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1%。全年完成服务外包执行总额17.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7%。全年新备案境外投资项目12个,其中贸易项目10个、非贸易项目2个,中方协议投资额万美元。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千米,比上年增长17.8%;内河航道里程千米,与上年持平。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4.2%;公路客运周转量万人千米,比上年下降52.5%。宜长(宜兴-长兴)、常宜(常州—宜兴)高速建成通车,锡宜(无锡—宜兴)高速扩建进入工可待批阶段。宜马(宜兴—马山)快速通道宜兴段开工建设,丁蜀通用机场航站区工程主体封顶,跑道基础工程完工,锡溧(无锡—溧阳)漕河整治有序推进,和桥、屺亭农村段达到三级航道标准,锡溧漕河大桥建成通车。云岭路、潘西线等10条区间道路建成通车,省道茗岭段有序推进,千米农路、25座农村危旧桥完成改造。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3.37亿元,比上年增长6.7%;电信业务总收入17.74亿元,比上年增长6.3%。互联网用户.13万户,比上年增长7.3%。固定普通话机用户25.94万户,比上年减少0.41万户、下降1.6%。移动电话.2万部,比上年增加6.4万部、增长4.1%。公用电话0.47万只,比上年减少0.06万只、下降11.3%。

  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6.9%;接待海外游客1.4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5.9%。全市拥有等级旅游景区10个,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8家、AAA级景区2家。年末全市星级宾馆7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家、四星级宾馆3家、三星级宾馆2家。全市拥有旅行社33家。宜兴市跻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西渚白塔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19万人,比上年增加0.53万人、增长4.2%。其中,高级职称0.82万人、中级职称3.25万人、初级职称9.1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3%、6.6%和3.4%。全年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20项、无锡市级28项、宜兴市级66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总量件,比上年增长25%,累计专利申请总量达件;当年专利授权总量件,比上年增长72.3%,累计专利授权总量达5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69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8.2%。年内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家,组织实施产学研及国际合作项目项。3家企业获省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2家单位获无锡市腾飞奖。

  全市共有普通高中8所,全年招生人,在校学生人;普通初中35所,全年招生人,在校学生人;小学59所,全年招生11人,在校学生人;幼儿园所,全年入园幼儿人,在园幼儿人。有中等技术学校2所,全年招生人,在校学生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年招生18人,在校学生人。高考报名人,录取7人,录取率97.2%,其中本科录取3人,本科录取率70.4%。

  年末共有市级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站(馆)18个;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39万册;电影放映单位19个,放映场次14万次,票房收入万元。市文化中心各场馆到馆总人数约.7万人次,举办各类展览、演出、讲座活动共场,接待各类参观考察团批次,共计45人次。

  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个,实有床位数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注册护士人。医院新院区及宜城防保所主体建筑结构工程完成封顶。

  全市有体育场5个、体育馆18个、游泳池58个。全年举办全国性赛事3项、省级比赛3项,其中市级及以上16次、县(市)级30次。举办年江苏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暨县组田径比赛、中国?宜兴内河帆船联赛暨水上嘉年华赛、宜兴第二十三届太湖风筝节、江苏省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中国体彩杯”江苏省青少年拳击冠军赛。全年体育彩票销售5.6亿元。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5.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6.6%。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比上年下降1.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比上年下降0.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比上年下降4.7%。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9,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为.9,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

  年末全市38.1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长1.4%;26.8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比上年增长7.8%;52.74万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比上年增长5%;53.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比上年下降1.1%。月低保标准提高至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元。全市拥有城镇社区服务中心18个。享受定期定量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人。全年福利彩票销售1.97亿元。全年慈善机构接收捐赠款.96万元,其中慈善“一日捐”.76万元、定向捐款.55万元、企业认捐到账.9万元。市慈善会救助困难群众、学生人,救助支出.13万元。

  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30.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8.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2.5%。9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均达到Ⅲ类及以上,优Ⅲ率为%。18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率达88.9%,连续13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年内城区新增绿地面积69.6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5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4%。

本文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erer.com/bwtxgw/10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