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高价并购现后遗症近30家公司业绩承

在过去的一年里,A股市场在经历暴风骤雨式涨跌的同时,也上演了一场并购重组盛宴,交易单数与交易总额均出现大幅增长。

只有在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随着年年报密集披露,一些并购“后遗症”逐渐显现:如为获得高溢价,当初作出高业绩承诺,真到兑现时却“爽约”;对于业绩承诺不达标,有的公司通过“任性”修改承诺条款的方式来“弥补”;还有的收购标的不进则退,甚至严重拉了公司业绩的后腿;对并购资产的高定价,拉高了A股上市公商誉总额,从而带来减值风险……业内专家指出,“部分上市公司的并购其实是为了博眼球,或是配合机构、庄家进行的炒作。”

资本狂欢之后,并购热浪逐渐退去,暗藏风险的最终买单者却留给上市公司的股东们。

1、业绩承诺“放鸽子”

为换取高估值对价,一些公司对于热门行业的标的动辄给出“翻倍式”业绩增长承诺,但到兑现时只有化为泡影。

自年底“牛市”开启以来,年无疑是A股公司并购“井喷”之年。

据新华社援引证监会数据显示,年上市公司全年并购重组交易单;交易总金额约2.2万亿元,同比增长52%,并首次超过2万亿元,创出了A股市场的又一个高峰。

并购重组多被市场视为利好,公司股价节节攀升,各方皆大欢喜,但随着年报披露,“地雷”显现。如为换取高估值对价,一些公司对于热门行业的标的动辄给出“翻倍式”业绩增长承诺,但到兑现时只有化为泡影。

并购“高手”拓维信息便是其中一例。拓维信息年报显示,公司年度收购的火溶信息年度实现净利润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万元,完成当初业绩承诺的82.25%。

作为3D游戏《啪啪三国》开发商,火溶信息被收购的交易金额为8.1亿元,与账面价值相比溢价高达30倍,彼时出让方作出业绩承诺:火溶信息年度、年度、年度合并报表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万元、万元、万元。

对于火溶信息年业绩不达标,拓维信息称,火溶信息已重新梳理产品方向并积极推进项目管理,以全力保证年业绩对赌协议的顺利实现。

和拓维信息相比,兴发集团并购标的也出现了成绩不理想的情况。据兴发集团年报,年公司收购湖北泰盛化工51%的股权。继年未实现业绩承诺后,泰盛化工年业绩实现率仅有45%。

根据业绩补偿协议,兴发集团披露将以1元的价格回购交易对方持有的万股公司股份。不仅如此,参与兴发集团并购的相关中介机构需陪同公司董事会一起进行情况说明和致歉。

以制造发动机及配件为主营业务的斯太尔并购资产业绩表现也相当难堪。斯太尔此前定增募资收购江苏斯太尔,按照业绩承诺,江苏斯太尔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3.4亿元,但公司去年却净亏损万元,与承诺利润数差额为3.5亿元。这已经是江苏斯太尔第二个年度未能完成业绩承诺。

据证券时报不完全统计,截至年3月30日,共有家公司披露了并购资产年业绩承诺实现情况,其中有27项承诺未达标。而在年的项业绩承诺中,有42项未完成。由于年报披露尚未过半,从上述业绩承诺的未达标比例来看,年业绩承诺“落空”的数量超过年已是大概率事件。

一位从事并购重组业务的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为了获得高估值,出售方往往会给出较高的业绩承诺,因此高估值和高业绩承诺,是A股并购市场一大特征,一旦业绩难以支撑,就会原形毕露。

2、“任性”更改业绩承诺

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随意变更业绩补偿承诺而监管层“无能为力”的实际情况来看,业绩补偿承诺更像是镜中花、水中月。

业绩承诺不达标,如果说履行补偿协议是“本分之举”,那么修改承诺条款便成了部分善于“变通”公司的法宝。

深华新于年成功并购八达园林,彼时,八达园林原股东也做出了业绩承诺,但年结束后,八达园林业绩并不达标。

今年1月,八达园林原股东向深华新提出申请对盈利预测补偿方案进行变更,将承诺期由原来的年至年,变更为年至年,从而避免了因年不达标而诱发业绩补偿。

盛路通信在修改业绩承诺条款上更为“大胆”。3月22日,盛路通信称拟将盛路人防%股权出售给自然人程忠和,对于出售原因,盛路通信解释称其在经营上一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及时剥离发展滞缓的人防业务,有利于公司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业。”

《出售资产公告》同时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拟将原承诺“60个月合计净利润万元”变更为“36个月合计投资收益万元”。盛路通信解释称,基于原承诺中公司投资盛路人防项目五年实现万净利润,年投资收益率为20%,盛路人防运营三年,应实现投资收益万元。

但深交所并未信服,在







































青少年白癜风
商务BD总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erer.com/bwtxgb/2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