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论坛]年第三十五期
年9月22日
熊学政校友
走进马来西亚—一带一路战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年西安交大机械系铸造专业毕业,先后在富士通、富士施乐中国研发中心担任研发经理、高级行政经理;
年创立上海颉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一些大型外企研发机构提供软件外包服务;
年成立上海瑞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事海外留学,海外投资,第二家园服务业务,并获得年度碧桂园海外战略合作伙伴第三名的业绩,并和国内外多家著名教育机构,国际学校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协助各商会组织各类一带一路商务考察、游学、投资、资源对接活动。
本期话题主要介绍一带一路下马来西亚具备的优势,从地理区位、历史文化、宜居生态、教育医疗、经贸合作方面分析中马交流合作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西安交大91级机械系铸造专业
各位校友,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收到周学长的邀请,给大家做一次分享。
个人最近一年多主要生活在马来西亚,孩子也过来读国际学校一年多了,平时也经常和当地华人商会还有生活在马来西亚的中国人交流,对马来西亚各方面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的,希望结合目前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来一起探讨研究马来西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马来西亚(东南亚的核心、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区位优势:东南亚中心位置,扼守马六甲海峡,两大洲、两大洋相交的十字中心
华人历史:中国南部沿海数百年的移民,两代以后很多开始经商,对中国革命、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华人文化:马来西亚华人是海外保留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华人群体,很多传统文化被纳入马来西亚国家文化遗产。
宜居生态:马来西亚靠近赤道,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常年夏季,另外有雨季之分,自然资源丰富、生态资源好,没有台风、地震、海啸等天灾。
多元美食:多元化的美食、食品安全亚洲第五名
教育医疗:英联邦教育体系,国际学校性价比高,医疗旅游服务收入全球第一名
商贸合作:马来西亚主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多个大型项目已经在建
一、区位优势
东南亚中心位置,扼守马六甲海峡,两大洲、两大洋相交的十字中心。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中心位置,扼守马六甲海峡,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融、贸易交流的关键枢纽,现在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最重要以及受益最大的国家。
马来西亚地处两大洲、两大洋相交的十字中心。南北连接亚洲和大洋洲,东西则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处于十分有利的地理位置。特别是马来半岛西临著名的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上重要通道,从北纬6度延伸到北纬1度。北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南与太平洋的南海相连,全长公里。这里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船只航行,是世界上通航历史最悠久、航运量最大、最繁忙的海峡之一,平均每日轮船穿行量至少在艘以上,其中约50%为载油轮。可以说,马来西亚所处的位置正好是扼两大洋之间交通的咽喉,所以不仅有利于其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战略上也处于极其有利的位置。
马来西亚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决定了在东盟里的核心地位的。
二、华人历史
中国南部沿海数百年的移民,两代以后很多开始经商,对中国革命、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马来西亚华人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从中国福建和广东、广西、海南等一带迁移而来的中国人后裔。郑和下西洋时候,过去了一些人,定居下来,很多娘惹都是那个时候过去的华人后裔。
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孙中山先生于年11月间在马来亚的槟城开会密议广州“三·二九”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在这件起义牺牲的华人有29名来自南洋地区。
另外抗日战争时期,马来西亚华人也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抗日战争及日军占领马来亚的3年零8个月是马来亚华人最为悲痛的历史。马来亚华人从早期的动员,组织,赈款到最后的投身战场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并引起日军占领马来亚后进行报复。
进行抗日动员与组织工作的重大日子有:
年8月马来亚华人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
双十节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新加坡成立。
年1月以华人为主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同盟和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成立。
马来亚华人领袖陳嘉庚也创办《南洋商報》,大力主张国內全面抵抗,「七七」之后更是每天大篇幅报道抗战新闻,激励海外华人出钱出力支援中国抗日。從抗战爆发到星馬沦陷前的4年多时间里,「南侨总会」以义捐、认购国民政府战爭公債、向国內親友寄侨匯、捐赠藥品、募集衣物等形式,為中国籌款达54億国币之多,佔全世界华人赈款的2/3以上,当时4万5千国币就可购军机一架,这些巨款填補了国內近半数的战爭開支。
在人力上援助上,华人领袖陈嘉庚的号召下,马来亚华人机工前往滇缅公路,抢运抗战物资,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运输45万多吨物资往抗战后方。在这条公路,估计有多名马来亚和新加坡华人机工在滇缅公路牺牲生命。
在抗战期间,海外华人马来西亚捐款最多。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抗日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这些很大程度上由于他们对中华文化和祖国的认同和热爱。
马来西亚华人是海外保留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华人群体,很多传统文化被纳入马来西亚国家文化遗产。
三、华人文化
关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方面,与印尼等东南亚华人比较,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和华文报刊,虽屡经打击,却屹立不倒,在东南亚各国中仅此一家,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和华人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因此最为完整,即便是华人当家作主的新加坡,其保存和发扬华人文化方面的成效,显然不如马来西亚。新加坡政权操在华人手中,但政府长期以英文至上,华文学校发展空间有限,华人民间组织不少,但政府驭民有术,民间组织有志难伸,只好屈从在受英文教育政治精英的意志之下。年左右,李光耀还下令关闭了注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南洋大学,后面在南洋大学校址上建立了现在的南洋理工大学。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和中国经济领域合作交流的密切,新加坡也越来越注重华语教育。
中国现在注重和马来西亚的关系,其中很多也有马来西亚广大华人的支持努力的,交通部长廖中莱也是马华领袖的。在一次儿子学校开放日活动中,遇到了一位当地华人家长,交流过程中,他一直都非常自豪,说多亏了马来西亚华人祖先坚持保留了华语教育,现在到了他们这批华人在对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了的,他觉得马来西亚华人非常幸运,特别希望抓住这样难得的历史机会,自己做窗帘、遮阳用品的,每年跑到上海参加展览会的。
马来西亚华人觉得自己比印尼,泰国等地的华人幸运很多,优势也大很多的,马来西亚华人都是至少会三种以上语言,还不算方言,闽南话、粤语、客家话。
另外在8月底的马来西亚国庆节期间,有一部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自己饰演两个角色的微电影,演的不错,就是表达出大家对马来西亚这个国家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希望大家坚持努力,把国家建设好,从这方面也可以感受到,马来西亚华人一方面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另外也认可自己是马来西亚人,对马来西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都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