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小郎中学医记三33五加

33、五加皮

五加皮散治疗小儿发育迟缓;五加皮加杜仲治腰痛,加牛膝治膝盖不利,加葛根治颈椎劳损,加桑枝或桂枝治肩周酸痛,加姜黄治背痛……

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小儿行迟,水肿,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

五加皮散治疗小儿发育迟缓

《神农本草经》曰,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有个小孩子三、四岁了,都还不能行走,家里人非常担心,到处找医生,没有少吃药,到了五岁,还是老样子。老先生说,你们以前吃过什么药呢?这父母说,吃过钙片维生素,补过各种营养,还有吃了六味地黄丸。老先生看这娃子,脑袋小,眼珠子也不够乌黑。便说,指月这娃子先天肾气不足。指月说,是不是肾主腰脚,主发育生殖,肾气不足,所以发育不良?这父母说,老先生看得真准,我这娃子还没到预产期就提前两个月剖腹产,是早产儿。老先生说,难怪娃子先天不足,你回去就给他用上五加皮散,看看能不能够让他身体有所恢复。小指月说,什么是五加皮散呢?老先生说,五加皮散,就是专门治疗小儿行动发育迟缓的,北京著名中医蒲辅周生前曾用五加皮配合他药治疗小儿行迟,方为:五加皮五钱,川牛膝二钱半,香木瓜二钱半,共为末,每服五分,米汤入酒二三滴,调服有效。这父母回去就按照老先生说的去依法炮制五加皮散。娃子吃了一个多月,居然头发乌黑,眼神炯炯,能够比以前稍微走好一点路,吃到三个多月的时候,孩子居然可以正常行走了。这父母高兴得难以言喻,到竹篱茅舍来送锦旗,说,老先生真是妙手回春,华佗再世。老先生把锦旗卷起来,藏在墙角里面。小指月说,为什么不把锦旗挂起来呢?老先生说,名利就像风一样,吹一下会觉得凉爽,可天天吹,吹多了,却会得“伤寒”。小指月愣了,不知道爷爷话里藏什么玄机。老先生对这父母说,我不是神医,治你娃子的病是偶尔治到,用的药也不是我发明的,在古籍中早就有记录,我只是把古人的经验搜出来给你们用而已,我所做的工作不过就是搜索引擎而已。随后老先生便把《保婴撮要》拿出来,翻到治疗小儿行迟的那一页,只见上面记载道,五加皮散治四、五岁不能行:真五加皮、川牛膝(酒浸二日)、木瓜(干)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汤调下,一日二服,服后再用好酒半盏与儿饮之,仍量儿大小。小指月笑笑说,还是爷爷读多书,书读多了,就见识广,见识一广,碰到疑难杂病就有思路,所以见病不能治,皆因少读书,看来思路不够开阔,就要多读书,多钻古籍啊!

比金玉满车还贵重的五加皮

老先生泡了一坛五加皮酒,一打开盖来,香飘四溢,整个竹篱茅舍都弥漫在酒香里头,连平时不爱喝酒的小指月,闻起这酒香来,也想喝一杯。老先生说,五加皮酒乃是药酒中极品,不仅药味不浓,反而甘香可口,这五加皮堪称是天生做酒的最好材料,用它泡酒,药气跟酒味相得益彰,味美益人。小指月说,为何五加皮那么得到古代医家的认可?老先生说,俗谚流传,宁得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满车。小指月说,这是什么道理?老先生说,你可别小看这坛五加皮酒,它不仅仅舒筋通络,驱逐风湿,更能够补益腰肾,壮骨添精,既可有助于生儿育女,更能够延年益寿。所以古代保健养生酒,必用五加皮,助人生儿育女药酒方,也往往离不开五加皮,你说这延年益寿跟生儿育女,是不是金玉满车都买不回来的?听老爷爷这么说,小指月忍不住倒了一杯,就往嘴里灌,真是甘香可口,没有厚重难闻的药草味。老先生说,经常爬山采药,或者劳累干活的人,少量服用过后,可以提高身体耐力,强大精气神。小指月说,爷爷,这五加皮为什么这么厉害,药书上说,第一它治风湿,第二可以补肝肾,第三还可以除湿气脚肿。老先生说,指月啊,这五加皮,天生就是符合道的。小指月说,符合道,这可怎么说呢?老先生说,真正的道,就是新陈代谢,推陈出新,出入平衡,升降有序。小指月说,爷爷,这五加皮怎么能够推陈出新呢?不是说大黄才推陈出新的吗?老先生说,大黄是以推陈为主,浊去新生,而五加皮不同,虽然它是一味药,但既能壮腰肾筋骨,以养其真,补益肝肾,又能以它辛温发散之性,驱逐风湿达表,以顺其性,把风寒湿邪气赶到皮毛外面去,更重要的是身体有多余的浊水,导致肿胀脚气,它还可以除湿利水,导浊下行,对于小便不利水肿,它都可以把身体多余水气排出体外,这是降其浊。这时小指月豁然开朗说,爷爷,一味药养其真,补养够真元后,发动气机,再顺其性,把邪气从肌表发出去,然后还可以降其浊,把身体的代谢产物,通过浊水排到膀胱小便出来,这样的药物真是符合一气周流的道。经爷爷这么一一解释,小指月一下子把五加皮祛风湿,治痹痛,补肝肾,强筋骨,以及利水湿除脚气,三大功用牢记于心。这一理顺思路,小指月一辈子都忘不了。爷爷说,指月,古代纯种五加皮越来越少了,现代很多时候药房用的都是代替品,所以功效大不如前,甚至还分为南五加北五加,你得分清,其中北五加有小毒,不可久服。

筋骨劳损要少透支

有一对夫妻过来,男的腰酸疼痛,女的膝盖不利索,上下楼梯乏力,经常冷痛。老先生说,指月,腰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指月说,腰为肾之府。老先生说,就用五加皮加杜仲治腰痛,取杜仲入腰肢。小指月说,那膝盖问题呢?老先生说,膝上加牛膝,非牛膝不到膝,就用五加皮配牛膝,再加点当归,补血圣药,直入膝盖,养精和血,治疗膝痹。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当归能引药至膝呢?老先生说,膝归何脏所主?小指月说,膝为筋之府,肝主筋。老先生说,所以肝血足不足,应该最直接反映在膝盖上。小指月说,我明白了,爷爷,当归补肝血,为女人圣药,女人以肝为先天,所以当归质润,入肝,便直接可以给膝盖点油,令得膝盖润滑,屈伸利索,难怪爷爷治疗膝盖病少不了加当归跟牛膝。老先生笑笑说,药尽三分力,养生七分功。这药虽然不错,但未必能根治疾病。这对夫妇就异口同声地说,不能根治疾病,那吃药干什么呢?老先生笑笑说,吃药是减轻病苦,但根治疾病还得靠你们自己,你们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这夫妇说,我们又不是医生,怎么靠我们自己呢?老先生说,病不是凭空生出来的,病只是饮食生活情志喜怒出问题的反映。这夫妇说,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老先生说,凡是筋骨出问题的,不管是腰酸腰椎问题,还是膝盖屈伸不利,或者颈椎病、肩周问题,但凡涉及到筋骨的,都要少房劳少纵欲少熬夜少用眼。这夫妇马上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要么熬夜,要么追着连续剧看,要么纵欲太过,所以不算老,这腰膝筋骨病便提前到来。老先生说,疾病不是在催你们吃药,而是提醒你们不要过用自己的身体,要多休息。这对夫妻就点了点头,然后各自都拿药回去,腰痛的吃了五加皮加杜仲就减轻,膝关节不利索的,吃了五加皮加牛膝、当归也好转。如果没有从生活之中去调整,估计不是两三味药,就算是二三十味强强联合的妙药,也难以把亏虚的身体掰回来,所以一个善于用药的医者,他必然善于养生,因为只有善于从日用生活中挖掘到病根,然后再配合药物,才能真正标本兼治。随后老先生说,指月啊,你如果善用引药,可以拽着五加皮的药性周身跑。小指月说,颈椎劳损呢?老先生说,五加皮加葛根。小指月说,肩周疲劳酸疼呢?老先生说,五加皮加桑枝或桂枝。小指月又说,背部疼痛呢?老先生说,五加皮加姜黄。小指月又说,那爷爷,什么时候选用五加皮最佳呢?老先生说,生病起于过用,大凡疾病,因为疲劳过度,透支精血厉害的,五加皮可以补肝肾、强筋骨、助精血,都可以随证加入,不过服药期间就要多休息,少透支。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卫生家宝方》曰,五加皮散治腰痛:五加皮、杜仲(炒)。上等分,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外科大成》曰,五加皮酒治鹤膝风:五加皮八两,当归五两,牛膝四两,无灰酒一斗。煮三炷香,日二服,以醺为度。

 中药的煎煮,影响到中药的药效,正确的煎煮方法能发挥中药最大的药效,而错误的煎煮方法则会大大损失中药药效,导致疗效降低,那么,中药怎么熬?   一、容器的选择   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锅为最好,其次为不锈钢锅、搪瓷锅以及耐高温的玻璃器皿,因为这些容器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不易与所煎中药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一定忌用铁锅、铜锅和铝锅,因为这些元素可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二、预处理   第一步:“看”煎煮中药前首先要查看中药的质量,如发现有虫蛀、霉变等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其次是查看有无需特殊处理的中药,如有应另置并按特殊方法处理。   第二步:“泡”将药店拿回的中药饮片加适量水浸泡20~30min,轻质的中药、气温较高时浸泡时间宜短,重质中药、气温较低时浸泡时间宜长,目的是为了使中药湿润变软,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三、煎煮   1、煎煮用水:一般使用无污染的自来水即可,忌用反复煮过的水或隔夜水煎煮中药。   2、加水量:经验加水量是超过药物表面3~5cm;理论计算是按每1g中药加水10mL计算,将总水量的70%用于头煎,剩下的30%用于第二煎。   3、煎煮用火:一般应遵循“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则,也就是说沸前用武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4、煎煮时间:煎煮时间从沸腾后计算,一般解表药头煎10~15min,二煎10min;滋补药头煎30~40min,二煎25~30min。控制煎煮时间是因为长时间高温煎煮,会使植物细胞遭到破坏,使药液中不溶性的无效成分增加。而且长时间煎煮还有将药煎焦葫底的危险。   5、煎煮次数:一般煎2~3次,就能煎出中药所含成分的80%~90%的中药成分。煎煮后及时滤出煎液,并将每次的煎液混合后分次服用。   四、特殊处理   根据药物性质不同,有些药物宜采用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特殊方法处理。不少患者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会将需特殊处理的中药一起和群药同煎,这样操作是很不妥当的。   1、先煎:就是延长煎煮中药的时间,使药物中难溶的成分被最大可能的煎出。一般将需先煎的药物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10~20min后,再与浸泡过的其他中药合并煎煮。这些中药有:一动物的骨甲类如鳖甲、龟板等;二矿物类如生石膏等;③有些毒性中药如生川乌、生草乌等,先煎1-2h可大大降低毒性。   2、后下:就是缩短煎煮中药的时间,减少因长时间煎煮所造成的有效成分散失。常规操作是:待其他群药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min后,再加入需后下的中药煎煮5-10min即可。这些中药有:一气味芳香类中药如砂仁等;二久煎易破坏有效成分的中药如钩藤、番泻叶等。   3、包煎:就是将中药装入棉布袋中与其他群药共煎。这些中药有:一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中药材如车前子、葶苈子等,防止煎煮时葫锅底;二富含绒毛的中药材如旋覆花、枇杷叶等,防止脱落的绒毛刺激咽喉。   4、烊化:就是将胶类中药加入已煎好的药液或清水中加热溶化。目的是防止煎液黏稠而影响其他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或葫锅底,如阿胶、鹿角胶等。

  5、另煎:就是将贵重中药材如人参、西洋参等用适宜的容器单独煎煮取汁后,药渣并入其他群药共煎,目的是减少群煎时其他药渣对贵重药材有效成分的吸附。   总之,临床中医师只有在开具处方后叮嘱患者严格按照中药煎煮的要求进行操作,才能提高汤剂的疗效,使中药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更好地作用。

中医讲人的五脏六腑都是有他的工作时间的,对应着12个时辰:23:00—1:00即子时,是胆工作;1:00—3:00即丑时,是肝工作;3:00—5:00即寅时,是肺工作;5:00—7:00即卯时,是大肠工作;7:00--9:00即辰时,是胃工作;9:00--11:00即巳时,是脾工作;11:00—13:00即午时,是心工作;13:00--15:00即未时,是小肠工作;15:00--17:00即申时,是膀胱工作;17:00--19:00即酉时,是肾工作;19:00--21:00即戌时,是心包经工作;21:00--23:00即亥时,是三焦工作;三焦指的是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服用中药的时候按照这个脏腑的工作时间去服药,效果是最好的,比如肾脏疾病肾结石肾炎在酉时服用即17:00--19:00之间。肝脏疾病则是在睡前服用。丑时是肝脏工作的时间如果这个时间身体不处于睡眠状态服再多在好的药也收效甚微。相反这个时间不睡觉的人,肝脏的疾病发生率会高很多。

赞赏

长按







































社群营销
白癜风特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erer.com/bwtxgp/2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