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
已于上周末结束
近万人角逐2.7万个岗位
平均录取比达到了50:1
最炙手可热的岗位
甚至达到了
:1
想象一万个人为了一个岗位
哪怕拼得头破血流
也要向前冲的场景
让小编想起了当年的高三
那时候千军万马踏过独木桥
大家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
一起奋斗的日子
谁有准备
谁准备得更好
谁就冲在了前边
而如今的我们
不管是否正在面临就业
我们只有在平时
不断提升自己
面对职业的选择时
才能交出一份
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而用知识武装自己
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所以大地微声
特别推出
地理笔记栏目
在推送地理题目的同时
辅以地理知识
让大家在知识的海洋中
愉快遨游
接下来
第一期地理笔记
正式拉开序幕
你
转备好了吗
欢迎留言分享
你的答案
或是独到的见解
1.关于图中所标示的海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石油运输航道
B.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
C.③的海峡中心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一部分
D.④的附近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下列关于航天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通过光纤实现与地面的数据传输
B.“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行走的动力驱动是电动车
C.“长征一号”属于二级运载火箭
D.“北斗二号”属于通信广播卫星
3.小王冬季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乘坐航班去某个机场,到达后发现手表显示的时间为18点30分,而机场所在地时间为22点30分,他去的可能是以下哪个城市?
A.华盛顿
B.马尼拉
C.曼彻斯特
D.惠灵顿
再让我们看下年国考里的地理题
4.关于我国农业国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大牧区的简称为新、藏、青、蒙和陇
B.南北方最主要的糖料作物分别是甘蔗和甜菜
C.“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是最大的商品粮产区
D.红壤是一种粘性酸壤,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
5.某城市空气质量较差,检测结果显示,在主要污染物中,PM颗粒浓度严重超标,PM颗粒浓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尚在正常范围。如果你是城市决策者,采取以下哪些措施能在影响最小的情况下,最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
①整改郊区水泥厂
②整改郊区造纸厂
③市区车辆限号行驶
④改善郊区植被环境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6.根据合理的城市规划,图中①处最适合建()
A.化工厂B.钢铁厂
C.造纸厂D.自来水厂
7.京沪铁路没有经过下列哪一名胜所在省份()
A.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B.蓬莱阁风景区
C.承德避暑山庄
D.黄山风景区
怎么样
这些题都还有把握吗
在文章底部点击留言
即可留下你的答案哦
答案在下期地理笔记公布~
最后是地理知识点
今天是第一期
我们就从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讲起吧
九九八十一条知识点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亿千米
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口诀: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8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黑子的出现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分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几次重大的发展:年“东方红”一号、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年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如何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千米
29经线: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23°26′和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日5小时48分46秒
4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国际日期变更线:°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
69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70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71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2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7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4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7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76干洁空气的组成:主要是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77大气垂直分层:从下到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78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79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80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81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编辑:杨斯棋
审阅:王佳佳
大地微声diyaobnu
长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