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隆重庆祝建党周年,讴歌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和丰功伟绩,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向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献礼,米东区委宣传部、盛达东路片区党工委、米东区新的阶层社会人士联谊会、乌鲁木齐市世纪恒泰家具公司党支部联合举办“世纪恒泰杯”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有奖征文大赛活动。
永远跟党走(散文)
作者:千海江
在人生之路上,我已经走了二分之一的路程了,对人情世故该经历的也经历了,该明白的也明白了。作为一名生活、工作在基层的共产党员,非常荣幸能够同大家谈一谈个人入党26年来的体会和感受。
我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在河南省武陟县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里兄弟姊妹较多(夭折了1个,成活了5个),在我懂事那天起,就感到家里的生活异常地艰难。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上世纪70年代,我的姐姐得了骨髓炎(从她17岁得病一直到25岁才彻底治愈),使得家里贫苦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给姐姐治腿病,我们家的积蓄全部花光,粮食不够吃,每到冬天时都要向邻居家借。记得我上高中二年级时,学校让交15元钱的学杂费,我家都拿不出来。为此,父亲背着半袋子绿豆到集上去卖,才为我筹够了学费。
年7月,一个让我们全家人都感到刻骨铭心的日子,家乡的黄河大堤决口,父亲拉着满满的一大车树枝去给决口处送树枝,途中由于劳累过度,一头栽在了地上,再没有起来。父亲去世后,家里没有了“顶梁柱”,我高中都没有上完,就辍学了,接着开始在社会上打工挣钱,盖楼房、砌围墙、打地面、挖管沟、烧锅炉,在乌鲁木齐市牛奶公司乳品厂当过装卸工、洗瓶工、泵奶工,在玛纳斯电厂架过线等等,苦活累活都干过,品尝到了人生的艰辛和对前途的迷茫,直到年当兵后,才在部队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走上了一条自认为改变自己人生的正确之路。
在部队里,我格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记得那是年的5月,我在南疆战役储备库(部队保管队)当保管员,一次倒库休息时,我在哨所发现了一本《新闻写作》(据说是一位退伍老兵留下的)。下班后,我便将这本《新闻写作》带回到营区,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仔细阅读,自学新闻写作。俗话说,功夫不负人有心人。我很快便在兰州军区的机关报《人民军队报》刊发了第一篇习作。团政治处的薛正平干事在我中午到食堂吃饭时见到我,让我吃完饭后到他办公室去,在他的办公室,他对我首次在《人民军队报》刊稿给予了很大的鼓励,并嘱咐我一定要继续努力。同年7月,我被选送到新疆军区后勤部第三十一分部在库尔勒中心兵站举办的新闻报道培训班参加新闻写作培训。之后,我被调到新疆军区后勤部通信营一连(部队01分队)任文书兼军械员。在新疆军区后勤部通信营一连,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成为一名自豪的共产党员。部队从来都不埋没人才。为了培养我,在担任文书兼军械员期间,营里又专门把我抽掉到新疆军区后勤部宣传科帮忙,刻意让我同宣传科几位宣传干事接触(邓富昌、朱时顺,何家顺),从人家身上学习新闻采写的技巧和技能。
年4月,我从部队复员后被分配到距离乌鲁木齐市公里的南山矿区新疆丰收电厂工作。南山矿区虽地处天山深处,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各方条件非常艰苦,但好在我有写作爱好,生活倒也感到充实。
晚上,一些不甘寂寞的年轻人或出去打牌,或出去跳舞,或出去找人聊天,我便经常性地将自己关在宿舍里练习新闻写作。记得宿舍没有桌子,没有凳子,我便将几本书摞起来,坐在上面,爬在床沿上写东西。我的枕头和褥子下面经常放着纸和笔。我当时是汽机检修工,为了写作方便,我也将笔和一些稿纸放在车间的工具箱里,一有空便拿出来写。我的行为感动了一位在厂招待所上班的阿姨。因为我们宿舍是个三层楼,一、二层是我们单身宿舍,第三层是厂里的招待所。招待所和我们单身宿舍同走一个楼门,因此和招待所上班的阿姨可以经常碰面。一天,在招待所上班的阿姨给我说,招待所平时住的人也不多,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开一间房子,你上完班没事了就可以在里面写东西,里面有桌子、椅子。我可以给你一把钥匙,如果来人要住,你就不要再进,等人走了,你再过来。她的一席话,着实让我很感动。大报不好上,我就给一些小报投稿,写好了,到厂党办审核盖章,然后装上信封,投寄出去。
当时,我投寄去向最多的是《乌鲁木齐晚报》,《劳动服务报》(后来改为《乌鲁木齐劳动报》)。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在《乌鲁木齐劳动报》刊发的一篇消息,年竟获乌鲁木齐市级好新闻“消息类”三等奖。从此,我采写的新闻稿件便零零落落见诸于报端。每有见报的“样报”寄来,我都如获至宝,将报纸的每一个版面都一字不漏地看完。可以说,在当时的南山矿区,我是第一个和报纸保持着亲密联系的读者和通讯员。由于我的努力,年我由新疆丰收电厂汽机检修车间调到厂党办任党办组织干事兼武装干事。
年11月,我被调到南山矿区武装部政工科任政工干事,一年之后,也就年的冬天,根据“中央八部室”的文件精神,便于“边疆地区的稳定”,乌鲁木齐“七区一县”人武部全部收归军队建制,时任乌鲁木齐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的杨普选前到南山矿区武装部检查工作时发现了我,于是在年的年初,我被借调到乌鲁木齐军分区政治部,在副团职干事李新华(曾先后任新市区武装部政委、乌鲁木齐市委办公厅副主任、主任,沙依巴克区区委书记,市政协副主席)的手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一干就是两年。第一年,我在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属新闻媒体刊发各类新闻稿件80篇,第二年因为轻车熟路了,刊发了篇,先后被新疆日报社、新疆经济报社、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乌鲁木齐晚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新闻作品《把一生交给党》被兰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评为“军魂杯”征文好新闻;《老八路的绿色梦》被工人时报评为“文明颂”好新闻。因为新闻报道工作比较突出,年被乌鲁木齐军分区政治部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年3月,在乌鲁木齐分区政治部的推荐下,我正式被调到新市区政府办公室从事文字秘书工作。此间,我写新闻报道比较在行,但写机关公文可谓是“老虎吃天,无从下爪”。为此,时任新市区政府办副主任的薛梅手把手地教我,好在我有一定的新闻写作基础,起草机关公文很快就入了门、顺了路。我担任的是综合文字秘书,是时任区政府副区长王凤云的对口秘书,因为王凤云副区长负责的是科教文卫各项社会事业口子,我要写的文字材料显得格外的多,白天写不完,晚上接着写,晚上写不完,星期天就到办公室加班。因为没有房子居住,我和母亲先后在平顶山、和平桥、中营宫、天津路二工村3队租房居住,冬天架炉子,夏天热得难受,没有上下水,上个厕所要到处找公厕。时任区长王风林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批字让区工会为我补助了元的生活补助,后又亲自安排时任常务副区长的唐润祥,在天津路市场为我和母亲解决了临时住房一间。组织上的关怀让我工作更加卖力,我曾先后两年起草了新市区政府工作报告的总结部分,毛衣的肘部磨烂了两件(脱换毛衣时母亲发现的,开始我以为是家里的老鼠咬烂的,后来才发现不是),每年起草的公文材料都在个以上,眼睛视力(左眼和右眼)各增加了度(因为当时电脑少,只有打字室的两名打字员有,我又不懂电脑,全靠手写,异常辛苦)。
考虑到我的眼睛视力,年3月,我向领导提出申请,要求调到新市区委宣传部工作。
时间到了年,新市区区委宣传部面临改革,这次改革是根据原新市区区委的安排,对宣传部(精神文明办)进行改革,其目的是以宣传部作为改革的试验点单位,试点经验将向全区各基层单位进行推广。改革通过面试、考试、提问等程序进行。让我没有想到的,书面新闻考试我得了90分却落选了。此后,被组织上安排到二工街道办事处工作。
在我到二工街道办事处报到之前,原新市区人事局领导专门找我谈了一次话,很客气,说:“工作调动是组织的安排,考虑到你的房子分到二工街道办事处附近,照顾老母亲也方便些!”并且还问我:“有没有意见?”我说:“没有意见!谢谢组织的关心!”
此后,我被二工街道办事处领导安排到二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后改为南纬路社区服务中心),我开始了收取房租和五一星光夜市百货摊位的收费工作。
年5月,因新市区实施“打通百条巷道工程”,经人推荐,我被借调到原新市区建设局(“区政合一”后改为市政市容局)办公室工作,一干就是7年。
受高新区(新市区)园林局党组的委派,我现在又到高新区(新市区)园林局驻南纬路片区管委会北纬三路社区任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我决心多为党组织分忧,多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好事,不辜负党组织的教诲和期望。
在我看来,人生之路,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很正常。我虽然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对待,但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始终没有改变我对党的忠诚和理想信念,我也始终没有忘记肩上所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现在业余虽然新闻写得少了,却连续4年不间断地为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机关网“红山网”写评论,年写了篇,年写了篇,年写了篇,年到写了篇(几乎全是晚上写的)。多年来,共产党员这个神圣的称谓,一直都是我工作、生活中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现在,我的境遇是越来越好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从年元月我开始享受七级职员待遇,拥有了两套住房。今天,我心里非常清楚,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没有党组织的培养,没有党组织的关怀,就没有我的今天!
永远跟党走,终身无悔!
一、征文对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及文学爱好者均可参与。
二、征文时间
年3月12日—年5月31日
三、征文要求
1、政治立场鲜明。文章内容立场坚定、观点正确,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与党的十九大精神保持高度一致。
2、重点内容突出。每篇文章聚焦一个主题,抓住重点,深入解读;文风朴实,文字精炼。
3、文章仅限散文一种体裁,涉及人物和事件必须实事求是,杜绝虚构。文字要求-字左右。
4、来稿必须是原创作品,严禁抄袭粘贴,文责自负。凡参加征文活动者视为同意接受本约定。
四、投稿方式
1.参赛作品须以Word格式作为附件发至邮箱,并注明“庆祝建党周年”征文字样(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