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周要
(05.17-05.23)
新鲜出炉的时政来啦,
下面就紧跟党务君的步伐一起学习吧!
本周国内时政01政治领域5月19日
最高人民法院19日发布第三批共7件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为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提供指引和示范,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最高法研究室副主任郭锋介绍,本批案例都是最高法再审、指令再审、提审或者复议的案件,体现了最高法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加大对下监督和指导力度,为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权益想实招、出实策的态度和决心。案例内容涉及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和国家赔偿等领域,有依法判处被告人和被告单位无罪的案件,有从重惩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案件,有依法纠正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不当执法行为并给予受害人赔偿的案件。
5月20日
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党史经典彩色重现——党史经典影像素材4K/8K超高清修复工程”5月20日正式启动。修复工程旨在对我党各主要时期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经典影像素材,特别是年代久远的黑白影像,运用先进的4K/8K超高清彩色修复技术进行画质增强、色彩还原,清晰真实重现重要历史场景,为留存好、使用好党史珍贵影像资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据介绍,整个修复工程计划从现在起到明年十月前完成。按照“边修复、边使用”原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在各重要时间节点、重大宣传中策划推出短视频、纪录片和其他融媒体产品。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提供“5G+4K/8K+AI”先进技术支撑。
5月21日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十四次主席会议2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听取了关于年度全国政协协商议政质量评价工作情况的汇报。汪洋指出,协商议政质量评价工作是推动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提升协商议政质量的重要制度安排,实行两年多来,有效助推政协各项工作从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要在坚持中完善,不断提升质量评价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运用好评价结果,推动政协履职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议程(草案)和日程,决定6月21日至23日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围绕“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实,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商议政。会议还听取了关于全国政协机关定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衔接的汇报。
02经济领域5月17日从零起步到年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从信息基础设施极端落后,到建成全球最大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5G发展取得领先优势;从以传统行业为主,到互联网应用加速普及,在线教育、网络医疗、云办公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不仅在规模上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新技术新应用正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凸显,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数字经济将释放更大的潜力。“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篇,沿着“十四五”规划纲要擘画的发展蓝图,数字经济将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5月20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较前一交易日上调个基点,升至5月12日以来最高,逼近年6月19日报价6.的高点。
对于人民币走高原因,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维持一个相对强势格局主要受两方面因素推动,一是国内经济延续良好复苏态势,外贸维持高景气度;二是近期美联储继续释放鸽派信号,导致近期美元指数继续走弱推动。
此外,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认为,中国不断扩大金融开放力度,货币政策保持相对稳健,国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在此带动下,全球跨境资本更加重视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属性和投资回报,跨境资本流入增加,也带动人民币汇率走强。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汇率双向波动愈加明显。年年初至2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汇率表现为明显的升值趋势;2月10日升值达到高点之后开始呈现贬值趋势,一直到3月31日迎来6.57的低点,这区间总体为贬值;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汇率表现为波动升值的趋势。
5月21日
银保监会21日对外发布《保险公司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业务行为,保护参保群众合法权益。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大病保险原有监管制度分别印发于年和年,对规范大病保险业务、推动业务平稳健康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原有制度中的一些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有必要进行修订,以更好地促进大病保险业务的开展。
办法要求经营大病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建立健康保险事业部,并完善了大病保险业务单独核算的要求。办法要求保险公司要有长期经营大病保险业务的安排,按照长期健康保险的经营标准完善组织架构,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人员配备,提升专业经营和服务水平。办法明确保险公司与政府开展大病保险项目清算的要求,鼓励按完整协议期进行清算。同时强化公司主体责任,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内部问责机制,认真测算价格,理性参与大病保险投标,做好承办工作。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办法要求,指导保险公司做好大病保险承办工作,推动大病保险制度健康持续运行。
03科技创新与文化领域5月17日
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超米深水中,成功下钻米,刷新了深海海底钻机的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看似笨重的“海牛Ⅱ号”,在海底干起活来却很灵活。它的“武器”是身上的78根钻杆,每根3米长,像左轮手枪的子弹一样排列在圆盘之上。操作时,通过圆盘旋转,机械手取杆上膛,把钻杆一根根钻进岩层。海底钻机的发展,与我国海底资源勘探历程紧密相连。
万步炎告诉记者,年以前,中国没有能力研制大型深海机电装备,只能从国外租借设备。后来,我国决定自主研发深海钻探设备。万步炎团队迎难而上,接下了这项任务。他们几乎从零起步,不断摸索,奋勇攻关。
5月18日
5月17日8时,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实施第四次近火制动,顺利进入周期为8.2小时中继通信轨道。在这一阶段,环绕器的主要工作是做地球和火星之间的“信使”,进行“地火传书”。目前,祝融号火星车正在按计划开展周围环境感知和状态检查,各系统工作正常。就在昨天,两器已建立器间通信链路,第一次通过环绕器传回火星车遥测数据。
5月20日
5月19日12时0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迎来三星组网时代。5月19日,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海洋二号D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该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建成。海洋二号D星入轨后将开展全天时、全天候连续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工作,可探测和调查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有效波高等海洋动力环境数据。
04生态与民生领域5月21日
这是一次关于水的追寻,起点在横跨鄂豫两省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在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调度大厅,记者注意到墙面上的规程写着:“兴利服从防洪,电调服从水调;生态、发电、航运调度相协调,并服从供水调度”。
“丹江口市因坝而设,因坝而兴,因此大家都十分珍惜这汪碧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汤元昌说,当地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去保护好、利用好它,给北方人民送去好水。从南到北,同饮一江水,水质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年全年监测中,天里有天达到Ⅰ类水标准,占比98.4%。”陶岔管理处水质专员尹延震说,近年来随着库区关停一大批污染严重企业、开展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生态持续向好,Ⅰ类水占比逐年升高。
5月22日
5月21日,大理州漾濞县发生5.6级地震和6.4级地震,截至5月22日2时,共发生次余震。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说,本次地震灾害发生在夜间,灾区位置和地形比较特殊,受灾范围广,全州12个县市有明显震感。截至22日6时,云南漾濞6.4级地震致死伤30人,其中漾濞县死亡2人,轻伤23人,重伤3人;永平县死亡1人;大理市轻伤1人。其他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受损等情况进一步核实中。漾濞县委书记张世伟说,截至目前,全县受灾约户、77人,房屋受损间,其中倒塌89间,其他人员伤亡和房屋、基础设施受损等情况进一步落实中。
5月22日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22日2时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米。
本周国际时政01中国外交5月18日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8日在回答有关中俄元首将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的提问时表示,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此次活动是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年内首次双边线上交往,对引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赵立坚说,核能合作是中俄传统优先合作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受到两国元首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