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前行,新中国迈向繁荣与昌盛。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建设人开始走向海外,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寻求区域共同发展。
清晨,当北纬一度的阳光洒向南洋海岛,一座朝气蓬勃的城市在温润的海风中苏醒。柔和与动感兼具的弧形建筑线条,穿梭在碧绿葱郁之中,沁透心脾的空气夹杂着海苔的味道。
碧桂园森林城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用智慧与汗水谱写了“建设人在海外”的华丽篇章。
森林城市,美丽的新版图“ForestCity(森林城市)很有名,风景很漂亮,我和朋友这周末就要去那里打高尔夫球。”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一家客家菜餐厅里,华人老板用带有“南洋味道”的普通话说。森林城市位于该国柔佛州新山市,离新加坡比较近,在新马一带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风景优美是当地人对森林城市的第一印象。穿过茂密的红树林,一座座披着绿植外衣的建筑,傍依着十公里海岸线。艳丽多变的勒杜鹃、轻舒枝蔓的光耀藤、花团锦簇的红花风铃木、形态可爱的昆士兰瓶树……俯瞰森林城市,大海的碧绿、沙滩的金黄、城市的墨绿,层次渐变的颜色由天边铺向陆地,构成一幅美丽的水彩画。
“森林城市在项目开发中,始终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城搭建垂直绿墙、空中花园和屋顶花园,打造多维度立体绿化系统。”森林城市区域品牌总经理周珺说。据了解,截至年5月,碧桂园森林城市平面绿化面积已达约90万平方米,相当于个国际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垂直绿化花槽近12万延米,苗木数量约万棵,植物种类达种,园林示范区苗木数量超过21.3万棵。
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格罗皮乌斯在《新建筑与包豪斯》中写道:“随着空间的发展,从天空俯瞰屋顶,未来城市将呈现一片无尽的空中花园景色。”“让城市回归自然”是森林城市对于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一种探索。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森林城市不仅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科技的一次集中整合,也包含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国传统建筑景观设计尤为推崇师法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哲学。
“对面就是新加坡。”在森林城市做置业顾问的中国女孩杨可(化名)兴奋地说。站在二楼看台上,咸咸味道的海风,从柔佛海峡迎面吹来。她表示:“这里距离新加坡最近的直线距离只有两公里,周末有很多新加坡人来这边休闲娱乐。”
除了优美的环境,越来越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吸引新加坡人来此度假的重要原因。目前,森林城市已完成一至三期洋房建设,两家五星国际酒店、国际学校、国际会所、交通中心、沙滩公园业已开放。其中,建筑工业产业园正式投产已近两年;滨海商业街多家特色商店和免税店已经开业。现阶段进行中的项目包括森林城市地标建筑海之羽及高尔夫别墅等。30平方公里的建设体量,超出了人们对一般社区的认知。建造这样一座产城融合、充满活力的国际智慧城市,需要建筑工业化系统(IBS)来支撑。
屡获大奖,彰显中国智慧透过一面隔音玻璃,在二楼的办公室就可以清楚地观看另一侧的建筑工业化基地。工厂宽敞明亮,只见若干马来工人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在有序地操作设备。“我们的工厂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危险的或者苦力的工作,都交给了设备。”工厂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仔细观看后发现,虽然偌大工厂内工人不是很多,但是每台机器都在运转。“你看看我们的工厂有什么特别之处”该负责人打了一个哑谜。《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发现,虽然在封闭的室内,但整个工厂显得如室外般明亮,屋顶上一排排横穿整个工厂的照明灯,格外引人注目。“这不是灯,是外部的太阳光”,该负责人介绍在工厂设计之初,秉承环保的理念,在屋顶上用透明材料引进外部光线,使整个空间显得干净明亮。
这样一座在设计上别出心裁的工厂,装备的是森林城市建筑工业化系统(IBS),该系统是指在工厂内或露天受控环境下制造建筑部件并将其放置和组装到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相较于传统建筑技术,IBS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发达国家新建建筑中使用普遍。
年8月,森林城市联手德国艾巴维集团、意大利IMER集团建造的亚洲首屈一指的建筑工业化基地一期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占地7.3万平方米,设计年产26万立方米混凝土,可满足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需求,相当于套公寓单元,实现了单体厂房产能亚洲第一。目前,该项目已为当地提供超过个就业岗位,并为技术工人提供了专业培训。
得益于高标准化生产,品质如一的构件推动了森林城市建设,减少了资源浪费,保护了当地环境。作为装配式建筑试点项目,森林城市已使用IBS生产的构件建造了五栋公寓。柔佛州房屋、通信及多媒体委员会主席祖基菲里到森林城市检查了两栋已交付公寓的质量,并给森林城市开发商碧桂园太平洋景有限公司颁发了完工和合规证书(CCC)。
年4月25日,由森林城市打造的建筑工业化基地荣获《马来西亚纪录大全》证书,被认可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全自动建筑工业化基地”。《大马纪录大全》始编于年,是“吉尼斯纪录的马来西亚版”,记载了所有在马来西亚创下纪录的人或企业。
除此之外,以产城融合、绿色智慧为发展纲要的森林城市,还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如全球产城融合范例奖、联合国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全球绿色建筑产业化示范园区奖、波士顿建筑景观设计优秀奖。
民心相通,搭建沟通桥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森林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空间,而是一座连接各个民族相互了解、共同发展的桥梁。
“森林城市的发展给柔佛州带来不少就业机会。”新山人Suria(苏丽亚)目前在森林城市担任营销品牌管理部主管。她说,技术型白领以前会选择到邻国新加坡工作,以获得更好的收入和发展空间。碧桂园进驻柔佛州后,为当地带来大量工作机会,不少工程师开始从新加坡回到柔佛州就业。
“目前,森林城市共有员工名左右,80%是当地人,为当地贡献了大量税收。”周珺表示。
截至年1月,森林城市共为上下游建筑业提供超过个就业机会,为柔佛州带来超过万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个人所得税,贡献超过2亿林吉特税收,并为当地家公司带来16亿林吉特的合作机会。森林城市全年吸引近23万人次到访新山,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酒店业、零售业及餐饮业发展。
此外,森林城市在当地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搭建中马两国人民沟通的桥梁,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森林城市认领了七所当地学校,进行点对点资助和帮扶,设立奖学金为当地学生提供技术和语言的教育培训,还资助了马来西亚工艺大学和南方大学学院的基金会,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大学教育。
在环境保护方面,森林城市计划建造18座污水处理厂,利用先进生物技术,使污水处理后达到中水回用标准,在满足森林城市自用灌溉需求的同时,有效缓解新山的用水压力。
森林城市酒店一位新山籍工作人员认为,这个项目已经成为不同民族融合的“大家庭”,成为中国企业在当地发展的优质代表项目。吴惠喜表示,森林城市愿意与各界一起,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据了解,森林城市还带动了中联重科、中建八局、沙钢、永钢、蒙娜丽莎等约家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进一步深化了中马两国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产能产业合作。
随着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已经成为常态。在开放包容的地球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建设人的时代使命。
森林城市与我跨文化管理:一个项目经理的感悟
来自广州的蔡世文,年6月离开中国前往马来西亚工作,目前担任碧桂园森林城市项目部副总经理。在海外这四年,蔡世文在跨文化管理中,感受到了温暖与成就。
从加入森林城市到现在,蔡世文参与了森林城市酒店、公寓、学校等多个项目建设。在蔡世文看来,海外项目的建设管理与国内有很多不同——不仅要考虑当地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需求,还要特别注意风土人情,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矛盾。
蔡世文介绍说:“在公司里,有些同事需要祷告时间,有些同事不吃牛肉,还有些同事没有加班习惯……来自中国的同事也因为来自不同省份,会有很多习俗差异。”为此,蔡世文的团队花费了不少时间进行文化磨合。
“尊重文化差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蔡世文的团队中,七成是马来西亚人。马来西亚也是多民族国家,只有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才能把大家融合在一起。同时,每个个体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
“只要努力工作,谁都可以升职加薪。很多当地同事得到了升迁机会。”蔡世文表示,公平、包容的工作环境是打造和谐家庭的关键,“我们在当地开展了很多公益活动,如乡村美化、校舍修缮、公园建设。人们见到我们很热情,这让我心里感受很暖。”
随着道路交通、住宅、学校、酒店等设施逐步建成,蔡世文深切感受到,一座城市在慢慢成形。“刚开始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荒地。要建造一座‘未来城市’,我心里也没有谱。”蔡世文感慨道,“路是走出来的。”四年来,森林城市全体员工共同奋斗,一砖一瓦地把梦想变成现实。
在这个过程中,蔡世文和当地同事的友谊越来越深。“我们一起工作、吃饭、游玩,通过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民族文化。这座城市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家人也都来到了马来西亚居住,孩子在这边上学。看着森林城市越来越成熟,我们都非常有成就感。”
海外中资企业: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寺库森林城市店,平方米的空间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奢侈商品。不同颜色皮肤的游客进进出出,使该店成为森林城市的网红打卡地。该店经理丁女士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寺库正积极布局,目前已在马来西亚、日本、意大利、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分部。
“东南亚国家人口结构年轻,中高端商品消费人群数量逐年增长,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潜力。选择在森林城市开店,是因为我们看好森林城市的八大产业规划以及所呈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我们相信,这种体量的产城项目是很好的企业发展平台。”丁女士说,森林城市位于依斯干达经济特区这一重要区域,区位优势明显。随着东盟地区经济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人在森林城市工作、生活。
“马来西亚有很多华人,来这边旅游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到这里发展,无论是商业合作还是文化交流,相较于其他国家都有很大的便利性。”丁女士认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形象。
她欣喜地看到,森林城市作为中国企业打造的项目,越来越受到周边地区人民的喜爱。作为入驻森林城市的商家,寺库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打造中国品牌添砖加瓦。
由于长期在外打拼,丁女士很少和家人团聚。“中国人有恋乡情节,在海外孤身奋斗,谁不想家?但是,一个国家的强盛、一个企业的发展,靠的是奋斗,中国人能吃苦。”丁女士感慨道,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取得巨大的成就,在海外收获如此多的美誉,靠的就是中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那股劲。
推荐阅读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原创
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