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唐河县桐寨铺镇十八里党村,位于宛东南唐西北结合部,东南距唐河县城约20公里,西北距南阳市区约38公里,南距国道8公里,北距桐源路县道2公里,具体位置为东经.79度,北纬32.83度。因距离周边桐寨铺、桐河、李店等三镇均为十八华里,故得名十八里党村。
十八里党村南接曹庄,北靠桐河与大郭庄隔河相望,是十八里党村委会(由十八里党、党湾、秦集3个自然村组成)所在地。全村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耕地余亩,常住人口多人。
水有源,树有根,知谱知来因。据十八里党村出土的清同治十一年所立“党氏先茔”祖碑记载,“我党氏”“兄弟三人”“自元朝迁居”而来。又据党湾村圣水寺清同治十二年碑文记载,社旗党国安、唐河党中伟及十八里党村党玉峰等人多年潜心研究考证,我唐河三翁堂支系出自陕西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十八里党村始祖系三翁之党大老当已准确无误。对此三翁堂家谱已有详解,在这儿不再重述。另据清乾隆五十年家谱证明,始祖兄弟三人党大老、党二老、党三老在元朝后期(距今约年至年左右这一时间段),从陕西冯翊来到唐邑北隅安家,三人各立门户,自力更生:党大老居十八里党村,党二老居党老庄村,党三老居党湾村。党大老创建的十八里党村就坐落在桐河南岸,这里地势整体呈南高北低沟壑状,村子及主要耕地处在中间隆起带上,属于典型的平原河滩地貌,非常适宜种植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芝麻、花生、油菜、红薯及瓜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听老年人讲,我们的先祖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地势,才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至今。
十八里党村处在唐河支流之桐河流域的中段南岸,当桐河河水由西向东流至村西北角时,突然改道向北折转,形成一个“几”字湾,随后又缓缓向东南流去,至县城西北汇入唐河。十八里党村后的桐河河道上下游几十里内,曾长期没有可供两岸过往的桥梁。据说在明朝中晚期,附近的刘姓富豪为方便两岸交通,不惜重金在此处桐河故道低洼处修了一座南北走向的实心石板漫水桥(长约60米,本地人称“实桥”),又在下游约米处的河道高处修了一座东西走向的架空石板桥(长约20米,本地人称“空桥”)。两座桥设计得非常精巧:“空桥”下方行船,上方行人行车;“实桥”既不耽误人车行走,又不耽误涨水时快速泄洪,可谓两全其美。据清乾隆五十年的《唐县志》卷二“建置誌?桥梁篇”记载,“大石桥,县西北四十里”,指的就是此桥。
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党大老先祖定居十八里党村至今的六七百年时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今天我们再想探究他当初如何辗转来到十八里党村定居已非常困难。尤其是令人遗憾的是,历代的家谱资料已在“文革”中破“四旧”时毁于一旦,记述家史的石碑也大都被砸碎烧制石灰,仅此两项就给十八里党村党姓历史的重新整理造成了无法挽回和弥补的损失!前些年,难顾温饱的父老乡亲们无暇顾及家谱的丢失与毁坏,也没有意识到家谱的历史重要性,更没有及时去搜集补充。随着老辈人一个个离世,很多口耳相传的家族历史都被带到地下去了,让今天的我们很难找到相关资料来考证十八里党村的历史和出过哪些名人。
不过,仅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十八里党村就走出了一大批 党家人,他们中有老革命党中连,国共时期中共地下党员、起义干部,解放后曾任陕西省政协领导;党长显,曾参加过解放湖北大洪山战役,解放后曾担任过河南省平顶山地区领导;党元坡,解放战争时期曾任解放军某部通信兵、骑兵连连长,解放后分配至广西工作,作为家中独子的他,因家中老母无人赡养而放弃工作回村尽孝。还有抗美援朝时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 干部党占青,为保家卫国和中朝友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党家人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还有 中小学教师,如党天德老师、党长亭老师、党清川校长等,教书育人几十年,早已桃李满天下;有国家干部,如曾任驻马店市领导的党元鑫、唐河县工商局原副局长党元钦、原县粮食局副局长党政、南召县粮食局的党怀建、唐河县公安局原副局长党志法等;有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如原南阳市五交化公司经理党荣银、原华夏商场书记党长梅、原南阳市鸭灌局供销科长党中鼎、原武钢集团党长安、原湖北国营洪湖农场会计党长斌、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原唐河县兽医站站长党长道等,他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党家 代表。
改革开放后,十八里党村人才更是大爆发。据不完全统计,年代以来,本村走出去的大中专、本科、硕士、博士不低于40至50人,平均每年都要走出1到2个大学生。时代也赋予了他(她)们前所未有的机遇:或年富力强、正担当大任,或稳健成长、正事业爬坡,或奋发图强、正求知若渴。从政界的厅(局)级领导到处、科级中坚,从军界的上校副师职干部到连排长、高级士官,从学界的教授、博士到中小学园丁,从医疗界的权威大咖到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从商界的企业总监到部门经理、业务骨干……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有本村党家 儿女的身影。
秉持党家人的良好家风,无论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他们都能做到恪尽职守、积极为党和国家做贡献,不辜负咱党家人的“党”字。他们中的 代表如党长双、党广锁兄弟,党瑞、党珂兄弟,党松海、党松洋、党松水兄弟,党庆国、党庆坤兄弟,党红英、党小丽、党庆文、党海燕姐弟妹,党龙、党艳丽兄妹,党政、党哲兄妹,党凯、党雨兄妹和党跃军、党丰魁及陆军航空兵上校军官党明钦,高级士官党改军、党鹏, 复退军人党伟、党晓东等等。除了这些通过读书、参军等方式走出去的党家儿女之外,众多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党家人忙时在家务农辛勤耕耘,闲时外出务工补贴家用。更有一部分头脑灵活的党家人,抢抓机遇,苦干巧干,成功创业。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党保如,他率先发现商机并引领和传帮带的“馍机”生意,一度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周边各村竞相学习的榜样;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一大批党家青年才俊走向城市,通过自强不息,努力打拼出一片新天地:如干果批发老板、瓜子大王党中改,副食批发老板党元成,玉器连锁老板党炳玉,饲料总经销老板党清宝,茶叶经销老板党付珍,餐饮经营老板党富勇,粮食购销老板党良锁,农资经销老板党辉,家具经销老板党永成、沙石生意老板党杰士等等,他们艰苦奋斗、诚信经营,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蒸蒸日上。其他正处于爬坡攻坚阶段的创业者、业务骨干、本硕博在读生,更是不胜枚举,这些都是我们党家人的未来和希望。
喜看十八里党村党家人近年来取得的辉煌业绩,倍加感恩先祖耕读传家、尊师重教的思想理念。十八里党村中至今还生活着几户姓仝的,据说是早年间党家聘请来的私塾先生的后代。当时为了能把先生请得来、留得住、安心教,党姓先祖不惜花重金为请来的先生建房、挖井、留坑(池塘),而且专门规定仝家专用,避免了后代产生矛盾,至今十八里党村里还有“仝家井”“仝家坑”一说。这些充分体现了十八里党村党家先辈们要培养好下一代的良苦用心。
老辈人说,十八里党村是一块非常宜居的风水宝地。用风水先生的话说,风水宝地再加上桐河河道拐的“几”字湾庇佑,更使十八里党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我虽然不迷信,但回顾十八里党村近几十年来的发展,也觉得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杰地灵的十八里党村自强不息的党家人,在以党天玉为村支部书记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带领下,一定会继续昂首阔步,迈向更加辉煌的康庄大道!同时也祝愿我的父老乡亲们,日子越来越好!
(党东升执笔,党政修改校对。资料提供:党长道党长勤党长怀党万树。)
党氏家族报——汇天下党氏,报家族文化!
党氏家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