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教授派出的最北小分队已经走过了历时3日的旅程,顺利从出发点满洲里抵达莫尔道嘎。在经历了一个极寒的夜晚后,三台东风日产款奇骏以其超高的可靠性,继续向北进发。
早晨的顺利启动让小编心中的一块大石安然落地,不过在七卡镇夜宿消耗的大量燃油至今仍未得到补充,而接下来我们还要前往行程第四日的目的地:呼伦贝尔市金河镇,此镇以其辖区内的额尔古纳水洗激流河支流:金河而得名,在前往金河镇的途中,我们将面对此行最艰难的路段之一:金莫干线,并且还需尝试寻找能为三台奇骏补充能量的加油站。
靠近中俄边界的金莫干线是从莫尔道嘎镇前往金河镇的主要道路之一,这段不到80公里路程由于需要穿越大兴安岭莫尔道嘎林区,入冬后路面积雪较深,崎岖不平的林间道路加上较深的积雪迫使车队放慢车速,小心通行。
在这样的无人区林间小路上行驶,必须带上应急用的防滑链、脱困板、卫星电话等设备,一旦发生陷车,才能提高脱困几率,要知道在手机信号完全消失的大兴安岭林区,一旦被困,那就十分危险了。不过,幸运的是奇骏的4X4-i智能四驱系统在这样的积雪山路上发挥出了强大的性能,在整个穿越林区的过程中我们驾驶的三台奇骏无一出现打滑和陷车的情况。
强大的4X4-i智能四驱系统让奇骏的通过性大大提升。
转动旋钮,将驱动模式切换为“LOCK”,奇骏将会通过多片离合器式中央限滑差速器把引擎输出的动力保持以50:50的比例平均分配至前后轴,脱困性能大大提升。
在附着力如此低的积雪路面进行大角度爬坡也是小菜一碟。
奇骏的四轮驱动系统在这样的复杂雪地路况下表现出色,2.5L自然吸气L4发动机也提供了稳定而强劲的动力,教授最北小分队在下午3点30分抵达金河镇,抵达时正好赶上了夕阳美景。
当晚,在这个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的小镇上,气温直逼零下35摄氏度,我们没有被严寒困在屋内,对吃的渴望驱使我们顶着寒风前往镇上一家毫不起眼的小饭馆,因为那里有极其美味的砂锅烙饼。
吃上一张这样的薄皮肉馅烙饼,白天长途驾驶带来的一切疲劳瞬间烟消云散。
极低的气温让雪糕和冰棍摆脱冰箱的束缚,能够像这样简单粗暴地露天存放与售卖,这也算是冬季的东北街头一大“奇景”了。
然而,金河的美食并没有让教授最北小分队放松警惕,奇骏仍未能补充燃料,这一天我们继续从金河出发,前往下一个途径点:满归镇,祈祷着我们能在满归镇找到正在营业的加油站。
从金河前往满归的道路同样需要穿越大片林区,路途之间伴随着的是完全消失的通讯信号以及更为复杂的冰雪路况;不过在经历了一天前金莫干线的严峻考验之后,对于这样的林区道路,我们再也不感到担忧。
从金河到满归的路上,教授最北小分队需要经过牛耳河林场,这里本是一个人口过万的林区城镇,不过近年来随着林区保护和生态移民等工程的实施,牛耳河林场的常住人口已下降至约人,植被覆盖面积也大大提高。
位于金河镇辖区内的牛耳河林场占地超过19万公顷,入冬后,林场内的道路铺满积雪。由于沿途没有任何通讯信号,加之积雪让路况变得更为恶劣,当地居民如非必要是不会使用这一条穿林路线的,因此教授最北小分队一路上几乎见不到其他车辆通行。不过在冬季的原生态林区里,美丽的风景真是随处可见。
原始林区的“原始”体现在哪里?请看看这个小小的脚印,一匹小野鹿刚刚路过此地,野生动物的足迹可不会在繁华闹市中出现,但在无人区,只要你细心观察,总能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由于冬季干燥,为了防止人为原因导致山火,保护原始山林,大兴安岭很多地区会在入冬后采取封山措施,并且在相关路段设置路障和警示标志。
当车队抵达满归镇时,太阳还未开始落下,而我们也终于在这里为三台奇骏加满了汽油,不过在经过集体商讨后,我们决定不在这个被称为“第二北极村”的小镇停留,毕竟我们的目标是位于北纬53度的北极村。
满归镇地处北纬52度02分的孟库依河南岸,纬度仅次于北纬53度33分的漠河北极村,因此得名“第二北极村”。
稍事休整过后,奇骏车队继续出发,向抵达北极村前的最后一站:漠河市进发。虽然在满归镇与漠河市之间依然相隔着面积不小的原始林区,但是此时的路况已经较此前大有改善,加之路程后半段更有路况不错的县道,车速也可稍稍提升,驾驶也自然变得更轻松。
作为中国最北县级市的漠河市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中国最北村庄”:北极村最为人熟知。当车队抵达漠河时,天色已晚,沿途还能看到不少工人在赶制冰雕,看来我们来得还是有点早,要是再晚个几天,说不定这些冰雕都能完工,届时的漠河夜景,就更加美丽了。
漠河街道旁尚未完工的冰雕。
当地人还会使用清扫到路旁的积雪堆雪人,虽然这些雪人制作粗糙,但是这种朴素风格的雪人在路旁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看起来还是挺有趣的。
当我们离开漠河,前往行程计划的终点北极村时,道路如预想中一样宽敞,毕竟我们的奇骏车队是行进在中国最北的高速公路:漠北公路上。
别看这是一条高速公路,在这条高速公路上驾驶可需要保持最高注意力,驾驶者一定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