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潮丨浙江人为何爱上天

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3160.html

浙江新闻客户端执笔/金梁张萍刘俏言

图源:视觉中国

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准备发射,中国航空史上再次迎来璀璨的一笔。

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登天之路上的一个个里程碑背后,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浩瀚星空的渴望和探索。伴随着“问天”飞天、“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悟空”“慧眼”出征、“天和”“问天”“梦天”依次就位,置身于这场激越的航天梦,浙江人可以很骄傲地说一句:我们对航天事业的热爱超越时空、亘古不变。

爱上天能上天

浙江人爱“上天”,可不是说说的,从几个“第一”可见一斑。

“中国民间航天教育第一人”,产生在浙江。在嘉兴平湖独山港镇,71岁的女教师姚爱英,30年如一日带着学生们“不追歌星追科星”,在当地厚植航天文化,播撒科学种子。她被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

在姚爱英的努力下,平湖与远在北京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牵了手,一封封信件在他们之间往来。杨利伟、梁思礼等几十位航天人都曾走进乡村校园。这段情谊,还促成了一家“国字号”综合性航天科普馆——中国航天科普馆坐落在平湖。

国内第一张民营运载火箭发射许可证,诞生在浙江。坐落于湖州隐秘山谷中的蓝箭航天,是国内最早取得行业全部准入资质的民营火箭企业。更牛的是,蓝箭自主研发“朱雀一号”是中国第一枚具有入轨能力的民营运载火箭。虽然最后遗憾“折翅”,但“朱雀二号”已经整装待发,再次向浩渺苍穹发起冲击。

早在5年前,蓝箭航天与丹麦Gomspace公司在杭州签订了火箭发射服务协议,这是国内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承接的第一笔国际市场商业火箭发射服务的订单。蓝箭航天的成功,为中国民营航天“打了样”,让浙江更有底气去培育发展商业航天。

还有传说中的“世界航天第一人”,讲的就是元末明初一位浙江金华婺城人万户的故事。为了纪念这位“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万户山”。直到今天,因为奇思妙想而走红的浙江人还有无数。安吉的“90后”科学老师王印带领学生们研制水火箭,用塑料瓶做出各种类型火箭在全网爆火,被网友称赞为“人均航天不是梦”。

图源:视觉中国

放卫星造火箭

浙江民企酷爱“追星”,这是企业界公开的秘密。

12年前,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放言,“不断探索与加快探索太空世界与宇宙未来。”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度被认为“不务正业”的举动,居然在12年后成为现实——今年6月2日,“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成功发射。

为了“追星”,吉利在杭州成立了一家航天科技公司时空道宇,李书福亲自担任董事长。不仅研发商业卫星,还要打造太空车联网。通过太空车联网,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助力车辆云管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自动泊车、低空出行等。这一切,并非心血来潮,而更彰显了浙江民企敢于突破性布局和前瞻性投入。

“放卫星”之外,浙江人更爱“造火箭”。原因很简单,一般来说,一个小卫星造价才几十万美元,飞一次却要几千万美元,这让很多民营企业看到了市场机遇。

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的制造基地在湖州,为什么选择这里?蓝箭航天CEO张昌武解释说,浙江制造业发达,本土及周边有大量与航天配套的产业链布局,能够充分满足航天火箭生产组装对配套环境的需求。

发动机是火箭的核心部件,国内推力最大真空型液氧甲烷发动机就诞生于浙江。今年10月,蓝箭航天“天鹊”真空型液氧甲烷发动机(TQ-15A)在湖州成功完成首次全系统热试车,这个发动机具备三次起动能力,大幅提高火箭发射任务的实用性。

无独有偶,在宁波也有一家民营企业——宁波天擎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发固体运载火箭和航天发动机,在宁波前湾新区拥有上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

这些年,宁波在航天领域积极布局相关产业,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如卫星运营、卫星应用、配套产业等。其中,最受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erer.com/bwtxgw/1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