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超级流量对应超级定价能力。
?
如果还有人不了解上海机场(SH:)在全球资本眼中的地位,也许可以问问查理芒格和他的朋友们:查理芒格的家族基金通过易方达香港在A股一共只买了两只股票,其中一只就是上海机场。
?
?(点击看大图)
?
上海机场在外资眼中究竟有多大吸引力呢?截至年中报,上海机场的外资持有总股本比例已经达到了16%。考虑到大股东上海机场集团持有的非流通股,上海机场的沪港通流通股持有比例基本已经接近峰值。
?
?(点击看大图)?
?
凭借不断飙升的自由现金流(从起步的6亿增长至53亿),上海机场市值增长至亿(截至9月6日),十年涨了7倍。
?
?(点击看大图)?
?
在整个A股上市超过十年的家公司(不含重组借壳)中,这个涨幅排在第37位——查理芒格们的眼光不可谓不毒辣。
?
不过,年即已上市的上海机场,行棋20年,取得这样惊天成绩,一边是外资的全力买入,一边是内资的不甚了了。这中间自然存在了巨大的预期差:在这个问题上谁看错了?
?
更重要的问题是,持续空中加油的上海机场,这20年中做对了什么,才实现了全天候增长?
?
01?以“免税包租公”为核心的三大流量生意
?
一切都要从20年前开始说起。
?
年,上海机场对航空公司收费产生的航服收入占到了总营收%。到年,上海机场的航服收入则降到了4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机场航空收入则逐渐扩大占比,升到57%。?
?
免税包租公
?
而这些非航收入中,主流又是因为商业免税的奢侈品消费产生的租金分成。
?
?(点击看大图)?
?
名酒,香水,化妆品,包包…江浙沪包邮区的高收入人群,从上海飞向北美和日韩的时候,日上免税店的长队一直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海的奢侈品消费的大潮从未停歇。
?
?(点击看大图)?
?
中国奢侈品消费趋势,给中免和日上这些免税服务商产带来了巨大的收入流。而他们在上海机场的中间产生接近43%比例的营业额,都要作为租金交给上海机场。
?
?(点击看大图)?
?
这中间,上海机场免税营收额度之高,更是在A股4家上市机场中称雄。
?
?(点击看大图)?
?
上海机场的生意模式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收入结构将其他对手远远甩在身后:中国国旅产生的全部免税收入比例中,上海机场一家独大超过30%,首都机场20%,而白云机场仅为2%。
?
很明显,对免税服务商的分成比例,证明了上海机场对客户的议价能力;而免税产生的总营收的举足轻重,则证明了上海机场独特区位优势带来的巨大消费能力,这两者都是上海机场在机场免税市场独步天下的重要因素。
?
这也正是为什么上海机场能够从免税巨头中国国旅手中拿下高达亿7年的长约免税合同的原因。?
?
?(点击看大图)?
?
机场燃油+广告业务
?
除此之外,比起广州,深圳和厦门这些小弟机场,上海机场上市公司还入股了给上海机场起落航空公司飞机加油的航油业务。
?
任何一架飞机在上海机场起落,都需要航油公司加油。免税包租公之外,航空公司的超级加油站业务又是巨大的营收来源。
?
?(点击看大图)?
?
起降架次增长,燃油消费量提升的确定性,油价的提升想象空间,这些都为上海机场未来的增长贡献价值。
?
而更妙的是,上海机场作为小股东,不需要在其中付出运营成本,只需坐地分钱即可。从实质来说,这同样大幅提升了上海机场的利润率贡献。
?
此外,上海机场还和德高动量合资设立德高动量广告公司,主要业务覆盖了航站楼和机场内部的几乎所有广告收入。
?
?(点击看大图)?
?
机场燃油+广告业务的收入模式,主要跟流量和流量价值直接挂钩,长期看,自然是个好生意。
?
但这类生意的关键是运营成本,人力成本难以控制的时候,常常一手好牌打的稀烂,产生运营亏损。
?
几乎同样流量的白云机场(SH:),广告业务年只产生了5.6亿收入,而扣除运营成本和庞大的人力成本后,到手更是寥寥无几。
?
与上海机场的4.5亿到手净投资收益比起来,白云机场机场运营方在具体业务上的成本控制问题显然无法与专业运营团队对比。
?
上海机场将广告和航油的运营环节外包,只收取资本利得,显然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
?(点击看大图)
?
旅客服务,航油业务,广告业务…这些随着流量不断增长的业务,上海机场无需付出努力即可坐拥地利,高富帅气质呼之欲出。
?
毕竟,凭本事赚的钱不如凭命硬赚的钱。
?
?(点击看大图)?
?
02?超级流量对应超级定价能力
?
上海机场超级流量的背后是江浙沪经济转型的缩影:
?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免税消费和地租经济在上海这样的超巨国际一线城市蔚然成风:谁能想到20年前浦东栽下一棵小树,20年后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参天森林。
?
江浙沪的中产阶级国际出行,几乎完全凭借上海浦东机场这一个唯一出口,其他机场完全不够看:国际流量占比,上海机场是国内第一。
?
?(点击看大图)?
?
江浙和内地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与上海对比毫不逊色,同时崛起的几亿消费者,在机场消费倾向和由此而来的机场定价能力都在惊人增长。
?
而从出行目的地看,上海机场的出行目的地多是北美,日韩。东北亚枢纽机场;而同样流量的广州白云机场,出行目的地多为东南亚等地——目的地不同,消费力也就有巨大差异;而一直被热捧的深圳机场,夹在白云机场和香港机场之间,发展空间极其受限。
?
没有竞争的牵制,上海机场一直在增长的快车道上飙车。
?
航空网络的建设,腹地的潜力,国际流量的占比,这些都是上海机场独步江湖的核心竞争力。
?
三者结合产生的效果,形成了上海机场极强的定价能力:无论是广告刊例价的上涨,还是免税租金分成比例的提升,都是上海机场不断收割消费红利一个佐证。
?
03小结:冲击又一个市值巅峰的起点
?
有了以上这些特色,外资眼中的上海机场的价值也就呼之欲出。
?
首先,在像查理芒格这样的全球资本眼中,资产的持续经营永远是第一位的:平庸的企业之间的血腥杀戮,让那些没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一个接一个走向灭亡或者苟延残喘;而伟大的企业首先可以做到穿越周期,不惧竞争。
?
在上海机场的案例中,源源不断的飞机起降带来的流量变现和免税收入,都使得上海机场具备垄断王者特征的第一点:持续竞争优势。
?
其次,在过去20年中,上海机场的增长续航和空中加油能力也尽显无遗: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不断增长,免税业务和分成比例提升能力,出入上海的流量潜力和腹地价值,而收割这些红利却不需要更进一步的海量投资,这些都是其他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竞争优势。
?
如果说其他的产业尚有其天花板的话,机场的盈利天花板难寻其踪。
时代已经变了,投资出口的时代已经过去,波澜壮阔的消费黄金时代却刚刚开始。
?
以上,掌握优质流量入口,拥有极佳腹地中产阶级储备,并因此掌握强势的议价能力,且宏观大势正处在从投资向服务转型的启动点……此刻的上海机场尽管过去10年已经拥有了7倍涨幅,但以更长远得视角看去,也只是开始冲击又一个市值巅峰的起点。??
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芒格,巴菲特的老搭档!
新加坡政府基金——擅长在大波段底部最低点买股!
年初,茅台创出新低.01元,国内基金大幅卖出,海外资金汹涌买入。
年一季度,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客户基金(交易所)买入16亿。
年二季度和四季度,新加坡政府基金杀了进来,买了万股,按当时市值都买十几个亿,均成为十大股东。
新加坡政府基金在年贵州茅台块就清仓了,然后又买了进来,今年一季度又清仓。
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客户基金(交易所),二季度贵州茅台卖了一半。
人均从贵州茅台应该赚了多亿。
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芒格,巴菲特的老搭档!
新加坡政府基金——擅长在大波段底部最低点买股!
目前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的持仓
目前新加坡政府基金的持仓
跟着大佬的脚步走,有时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因涨太多而被迫减持
作为A股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已经是众多股民心中,求之不得的爱。但最近茅台消息却有点多。
先是“头号粉丝”但斌被爆二季度减持,还加仓五粮液!但斌立马在微博上回应:
因为涨太多而不得不减持,真是“甜蜜的烦恼”……
其实,二季度但斌只减持了区区万元,也就多股。下面这位神秘投资者才是真大佬。
有媒体曝出,二季度竟有人大举减仓茅台50亿元!而且这个神秘的外资账户,早在年底就开始布局。
当时的茅台股价只有多元,正是塑化剂危机后的阶段低点。而这个名为“易方达资管(香港)有-客户资金”的外资账户,16亿巨资抄底千万股。之后一直坚定持有!
按现在茅台的股价,再加上这些年的现金分红。6年收益翻10倍,净赚多个亿!秒杀炒房客啊!
这种操作,基本属于海外机构借道基金公司的香港子账户买A股。有人猜测是巴菲特、芒格这类海外大佬在埋伏。估计是看赚得也差不多了,所以先减仓一半落袋为安。
茅台为何波动还是那么大?
茅台最近的股价,确实不太稳定。
一周前,有消息称北京地区飞天茅台降价几百块钱。茅台股价瞬间大跌5%,一天跌掉亿市值,连带白酒板块蒸发上千亿。现在又传茅台为了打击黄牛加大生产投放,股价立马大涨五个点。
按理说茅台加大投放,应该要挤压同行销量。怎么白酒板块也是一片沸腾?不仅白酒板块,消费股的另一个阵营,海天味业当天同样大涨。
说到底,还是资金抱团白酒、酱油。行情淡了,就会利用流动性接着炒上去。
毕竟只要提价预期不破坏;扩产释放业绩利好没证伪,茅台这类消费龙头还是个很稳健的投资标的。而且目前这个时间点,正值基金三季度调仓的时候。按照以往规律,机构在10月底调仓完成前,往往会做一波业绩方法收益;然后趁势兑现一部分浮盈。
涨幅越大,抛售风险越高
总之,如今的茅台股,已经令大多数股民望尘莫及。成为各路不差钱机构的博弈标的。二季度末,持有贵州茅台的各类机构产品数量已经高达只,比一季度增加了98%!但这也意味着,抛售风险也越来越大。
看看茅台,价格上只要稍有点风吹草动,反映到股票上,就是几百亿市值的大动静。这样的表现,已经很难用基本面解释了。
当公司股价在高位连续大涨大跌,这样的信号就需要随时警惕。
炒股是目前很多人都在做的投资理财方式,大家都觉得炒股比把钱存进银行里强多了,那些以前没炒股的,看人家每天赚多少赚多少心里就痒的很,也一头冲进了股市,结果呢?炒股的人最后都是什么结局呢?
第一类是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把自己的本钱也搭进去了,其中的原因既有股市的不景气,也有自身操作上的错误,当他们彻底赔光了本钱后,发誓再也不进股市了,从此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挣钱。
第二类是不光把自家不用的闲钱投进去,还四处借钱往里投,甚至借了高利息贷款,然后呢,血本无归,全部赔进去了,自己也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面对整天的催款,神不守舍,何去何从连自己都不知道,只有过一天算一天了。
第三类是苦心经营的类型,每天辛勤的看股市,学习炒股知识,最后只收获一些小钱,能够改善一下生活而已,但是还是比把钱存起来要多不少呢,不过这类人正在考虑着是不是退出来,选择别的投资方式。
第四类是小亏,虽然亏的不太多,但是面对自己的付出,心态上实在是不平衡,所以将亏损的钱用省吃俭用来弥补,这样收支处于平衡状态,从心里上还稍微舒服一些。
第五类是大赚型,这类人都是股票界的奇才,非同一般人可以相比,他们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进去,也收获了财富和经验。
最后一类是在股海中拼搏过了,也享受过了,但是能够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退出来,从此过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此生决定不再碰股票了。
以下这些症状的人不适合炒股:
归根到底,股市的现实告诉我们,A股相当一部分人并不适合炒股。
比如有以下症状的,
1、整天打听消息,四处找股神,找涨停股;
2、动不动满仓豪赌,看不得踏空,哪个少了一个涨停没抓住,就难受很久;
3、是做不完的财富自由梦,好像股市就是印钱机一样。
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很正常一个人,一入股市就疯狂了?那你大体是不应该去趟股市这浑水。从性格分析,以下四种性格的人最好别碰股票:
1、环型性格。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大起大落,情绪自控能力差,极易受环境的影响。赢利时兴高采烈,忘乎所以输钱时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怨天尤人。
2、偏执性格。表现为个性偏激,自我评价过高,刚傻自用,在买进股票时,常坚信自己的片面判断,听不进任何忠告;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迁怒别人。
3、懦弱性格。表现为随大流,人云亦云,缺乏自信,无主见,遇事优柔家断,总是按别人的意见做。进入股市,则表现为盲目跟风,或是举棋不定,而与好股擦肩而过,后悔不迭。
4、追求完美性格。即目标过高,做什么事都追求十全十美,稍有不足,即耿耿于怀,自怨自责,其表现为随意性、投机性、赌注性等方面多头全面出击,但机缘巧合机会毕竟少,于是不能释怀。
在股市,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心”,面对股市中的每一次潮起潮落,失去的就不仅仅是金钱,也是对生活的乐趣,那可能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如果不想做股市的“抑郁症”患者,就给自己一个全面的评定,看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炒股。
为什么炒股的人没有朋友?世事洞悉之后,早不再象十八、九岁那般渴望友谊,青少年阶段,鲜衣怒马,与三、五好友同行,或载舟户湖,觉得人生如此无憾。然而,逐渐发现,越长大越孤独,不仅仅是我自己,看看身边的旁人,一旦到了三十多岁,无论男女,朋友都少一大截;再看看那些年过四十的中年人,朋友更少;至于五、六十岁的人,朋友又会少一些……
究其原因,朋友大多因为两个基础
而成为朋友,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炒股者之间,是很难有相似想法的
而炒股的人则不同,连世俗意义上的朋友往往也远少于其他行业的人。而这,本质上缘于炒股这个行业的特殊。
依然拿朋友所需要的两个基础来分析——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炒股者之间,是很难有相似想法的。甚至就算买了同一只股票,假设说都买了北纬通信,但买的动作一致,思想认识却往往不一致,有的是技术派,看图形买;有的是看基本面;有的做短线,有的做中线,还有的做长线……因此,哪怕买了同一只票,内心的想法也全然不同。遇到该股票走势变动时,会做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这,还是买了相同股票的。更何况股民之间通常各自追逐着不同的股票……
这么多年来,我发觉,股民与股民,是最没必要交流思想的。也是最无法交流思想的,原因在于,炒股如同修道者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小路上,身边只是旷野,你只能非常孤独地行走,许多经验都不是语言可以传递,必须自己慢慢在实践中才能逐渐悟道。
财不入急门,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某些高手,在某一两年突然从几十万变成几百万,或从几百万突然成长为几千万,这就是所谓的爆发,但大多数爆发者,都是经历了漫长时间积累之后,因此,看着他似乎突然发了急财,其实,那是他用漫长时间作为成本的,依然并非“急门”。
世人只注意到其进入爆发期之后赚钱的速度快,却没注意他在进入爆发期之前漫长的忍耐时期,有的可能长达十多年。这种时间的累积,不是旁人的思想沟通所能省略的的。
朋友大多因为两个基础而成为朋友世事洞悉之后,早不再象十八、九岁那般渴望友谊,青少年阶段,鲜衣怒马,与三、五好友同行,或载舟户湖,觉得人生如此无憾。然而,逐渐发现,越长大越孤独,不仅仅是我自己,看看身边的旁人,一旦到了三十多岁,无论男女,朋友都少一大截;再看看那些年过四十的中年人,朋友更少;至于五、六十岁的人,朋友又会少一些……
究其原因,朋友大多因为两个基础而成为朋友,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年轻人,相似的想法多,并且都憧憬未来,假想着多认识几个朋友能在未来帮助到自己实现利益,因此乐于广交朋友,朋友自然多;而到了三十多岁、四五十岁后,发现曾以为相似的想法,其实存在着巨大分野,人与人之间真正有相似想法的,是不多的,至于共同利益,其实真能帮到的也并非很多,于是朋友自然就少了。
但尽管如此,在社会上打拼,多数的行业里,都必然需要团队合作,原因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完成一件事情,是你一个人做不完所有环节,“一个篱笆三个梆”,因为利益的捆绑,社会上多数人不得不投身于一个又一个“关系网”,使自己成为“关系网”里的一个节点,说穿了就是使自己能被别人用得上,同时也使别人能被自己用得上,因此,在社会多数行业里,无论走红道图谋当官,或是走白道在职场混,又或者走黑道博个江湖意气,都是需要朋友的,虽然,这种朋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无非利益的“纠集者”,可毕竟也算是世俗意义上的朋友。
炒股者之间,是很难有相似想法的而炒股的人则不同,连世俗意义上的朋友往往也远少于其他行业的人。而这,本质上缘于炒股这个行业的特殊。
依然拿朋友所需要的两个基础来分析——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炒股者之间,是很难有相似想法的。甚至就算买了同一只股票,假设说都买了北纬通信,但买的动作一致,思想认识却往往不一致,有的是技术派,看图形买;有的是看基本面;有的做短线,有的做中线,还有的做长线……因此,哪怕买了同一只票,内心的想法也全然不同。遇到该股票走势变动时,会做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这,还是买了相同股票的。更何况股民之间通常各自追逐着不同的股票……
这么多年来,我发觉,股民与股民,是最没必要交流思想的。也是最无法交流思想的,原因在于,炒股如同修道者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小路上,身边只是旷野,你只能非常孤独地行走,许多经验都不是语言可以传递,必须自己慢慢在实践中才能逐渐悟道。
财不入急门,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某些高手,在某一两年突然从几十万变成几百万,或从几百万突然成长为几千万,这就是所谓的爆发,但大多数爆发者,都是经历了漫长时间积累之后,因此,看着他似乎突然发了急财,其实,那是他用漫长时间作为成本的,依然并非“急门”。
世人只注意到其进入爆发期之后赚钱的速度快,却没注意他在进入爆发期之前漫长的忍耐时期,有的可能长达十多年。这种时间的累积,不是旁人的思想沟通所能省略的的。
炒股的人,在思想的交流上,分三种情况:A,要么就还没“悟道”,彼此都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彼此交流来交流去,往往互相助长对错误认识的固执,往往使错误的思想延续,交流毫无意义。
B,有的悟道了,但他无法把经验传递给没悟道的人,不是他小气,其实有些高手已经把最精髓的思想在论坛公开地毫无隐藏地说了,但你如果自己未付出长期努力和实践,你看到的就只是那文字的字面涵义,你必须亲身经历多次破产,亲身长夜痛哭,你才蓦然能看到那些文字背后的内涵。这是实在用语言所无法传递的。
C,双方都悟道了,那么,大道至简,其实也就不需要交流了。两个或几个都已经悟道的炒股者,在一起其实是无法交流的,因为没什么可交流。
大多数散户做股票为什么总是亏钱?进入股市投资之前,千万不要忽略这样一个事实:股票投资的硬性门槛低得可怜,只要是成年人,人人都可开户,而且最低交易是1手,金额低则数百元,高则数万元而已。投资的硬性门槛低,不代表赚钱就容易。
实际上越是低门槛的生意,赔钱的概率越高,因为竞争非常激烈。越是高门槛的生意,赚钱的概率越高,因为这里是蓝海一片,其实,股票投资是一项硬件门槛低、软件门槛比较高的投资品种。因为股票赚钱从根本上说,是依靠人的软件——大脑来赚钱的
股票投资市场长期是20%的人赚钱,80%的亏钱。为什么呢?
1、懒,不愿意学习
很多人做股票只希望别人推荐股票,很多人学习股票只要碰到稍微复杂一点的难题就开始寻找捷径甚至放弃。究其根本,都是懒惰的人性使然,不劳而获的心理,不是认真的研究策信息,行业信息,也不想认真的学习股票投资的技术理论,总是想抄近道,一天到晚的听小道消息.
只要你懒,说一千道一万都是白费功夫。不愿意去学习的人,长期来说注定是亏钱的。不愿意去学习了,不能与时俱进了,必定会被这个市场淘汰。
有个朋友做了接近20年的股票投资,依旧在不断的学习之中,越学习越觉得自己无知。依旧坚持每年把所有股票自下而上的筛选一遍,依旧坚持对筛选出来的股票进行详细的立体化估值,依旧坚持对筛选出来的股票进行深入的研究定性,依旧坚持去企业实地调研。不敢在投资股票上面偷懒,懒惰中是绝对出不了确定性的。
2、盲目,没有目标,浑浑噩噩
很多人做股票就是盲目的追涨杀跌,盲目的跟风,盲目的道听途说。
自己的能力圈在哪里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收益不知道,自己能够承担多大的风险不知道。
一个人做股票投资总要有个目标的。定个稍微长远一点的目标,然后再根据长远的目标分解成一些近期的小目标。做出规划,然后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坚持下去,保持耐心,你就一定会成功。
3、胆小,犹豫,不坚定,优柔寡断
本来在家里研究的好好的,对一个股票很有信心,可是到了要买了,心里又开始嘀咕,酝酿了半天还是决定买,要不低点报价吧,谁知道就因为5分钱股票没有买到,结果第二天股票就封上了涨停板,肠子都悔青了
哎呀,我觉得这个有风险啊,这个跌得这么厉害,这个前面涨太多了,这个横盘这么久不死不活的没意思,追求完美,不敢承担风险。
你如果亏不起,注定你赚不到。又想赚大钱,一夜暴富,又承担不了任何风险,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前怕狼后怕虎的,哪凉快上哪呆着去。
4、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虚荣
稍微在几只股票上面赚了点钱,就感觉自己弄懂了一切,找到了市场的圣杯,到处吹嘘自己的成就。
开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开始上杠杆,开始目中无人,开始想象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赚到多少多少钱。
不屑于和别人交流,更加不屑于向别人求教。觉得求教丢脸,求教没面子,求教等于否定了自己的能力,等于承认自己无知无能。
承认自己无知并不是真的无知,不懂装懂才是真的无知
定心、定法、依法,自然操作无碍定法,简单的说,你学了很多方式之后,想办法把它融合为一种简单,而且合于你操作周期的公式。包括,如何切入?如何抱着不动?停损点?获利点?定心,简单的说,就是只注意自己的股票有没有买卖点,然后,依法执行,不理其它。操盘手最重要的是盘中的应变能力,而不是行情的预测。
上、二幅几有观后感的图,,以下废话可忽略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之用,所表述的意见,以及记录的个股市况,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买卖股票建议。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白癜风初期好治吗中国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