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开挂了路通了村富了产业兴了

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1583.html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的南端,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公里。西双版纳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和11个国营农场。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4]

“西双"傣语为十二的意思,“版纳”是一千亩之意,即一个版纳系一个徵收赋役的单位。西双版纳即为十二个版纳:版纳景洪、版纳勐养、版纳勐龙、版纳勐旺、版纳勐海、版纳勐混、版纳勐阿、版纳勐遮、版纳西定、版纳勐腊、版纳勐捧、版纳易武。景区:野象谷曼飞龙佛塔橄榄坝独树成林热带植物园曼典瀑布打洛江风光春欢公园易武古镇周总理纪念碑孔雀湖水井塔茶树王曼斗民俗活动村泼水节观礼台曼飞龙水库空中走廊白象湖勐养象形树民族风情园曼景兰旅游一条街允景洪曼阁佛寺景真八角亭澜沧江风光茶马古道风景区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漫湾——哀劳山风景区沧源佤山沧源崖画广允缅寺基诺山景谷勐卧佛寺双塔。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北纬21°08′~22°36′,东经99°56′~°50′,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位于西双版纳的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后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多瑙河"。因此,西双版纳既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

8月5日,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双版纳州专场。发布会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主要领导、相关领导和基层干部介绍了西双版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赵嘉摄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集边境、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

脱贫攻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州3个县市中有2个县是贫困县

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乡6个

贫困村92个

贫困户户人

贫困发生率10.7%

拉祜族制茶

其中

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比93.3%

5个直过民族贫困人口占比37.5%

绝大部分

都属于素质性贫困

是脱贫攻坚中最硬的“硬骨头”

贫困群众为脱贫攻坚点赞

通过脱贫攻坚战

年底

西双版纳州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已经达到脱贫标准

脱贫攻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跟着小布一起看看

西双版纳州脱贫攻坚成效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近5年来,全州累计投入财政专项和涉农整合资金34.45亿元。出行难、上学难、用电难、看病难、饮水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脱贫群众喜笑颜开

出行修建乡村公路超过公里,全州个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率达99.6%,贫困自然村全部通硬化道路。住房

改造农村危房户,4类重点对象全部住进安居房。

上学

累计资助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人次,实现“零辍学”。

饮水

全面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52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全面达标。

看病

实施县、乡、村医疗机构达标项目个,全面达标。

用电

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提升项目个,%贫困村实现通电。

通信

实施农村通互联网项目个,%贫困村实现光纤宽带网络覆盖。

曼班三队群众发展生产

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辆汽车、2万辆摩托车、2.3万部电话、5.5万台家用电器进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产业有发展

近5年来,累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植业11.6万亩、养殖业37.5万头(羽),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产业覆盖率达%,实现短期脱贫有保障、长远致富有希望。

就业有保障

累计新增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7万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为63.4%外出务工比例达33.4%,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12.5万人,实现每户最少有1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看病有保障

累计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5.3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覆盖。

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元,比年的元增加元,脱贫人口中人均纯收入元(含)以上的比例由年的17.7%上升到年的99.3%。

西双版纳美丽乡村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近5年来,西双版纳州大力实施生态脱贫。年,西双版纳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

户贫困户、多名贫困人口受益,20万亩森林得到更加有效的管护。

推进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20户以上的贫困自然村村内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全部安装了路灯,村内及周边新植树万株。

推进脱贫攻坚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并进,贫困村改造建设公厕81个,改造建设户厕1万多个,建设垃圾池90个。

推进扶贫产业发展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建设环境友好型胶园28万亩、生态茶园50万亩、珍贵用材林80万亩,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为8万亩、20万亩和10万亩。

全州森林覆盖率由80.8%增加到81%,主要河流断面全面达标。

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

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大幅度转变。5年前,我到贫困村去,问一个小伙子,“想不想要摩托车?”他说:“山里用不着”。5年后,我见到这个小伙子骑着摩托车,问他“摩托车好不好?”他说:“我还想要小汽车”。

近5年来,累计90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参与“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

累计62万人次帮扶人员进村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人贫志不贫的志向,传播勤劳致富的正能量。

累计52万人次帮扶人员进村手把手地教打扫卫生、收衣叠被,帮助移风易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累计40万人次村干部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走出山寨,其中23.6万人次走到县城,12万人次走到州府,3万人次走到省城,1.4万人次走到省外,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勤劳致富、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内生动力。

贫困群众精神面貌变化

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大幅度增强。西双版纳所有贫困村都已经有了集体经济。群众对村“两委”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近5年来,全州共选派3名驻村工作队员、名第一书记到贫困村,帮助或与村组干部一起完善工作机制多个,完善工作制度0多个。

全面开展“双整百千”四级联创,将92个贫困村党组织全部纳入联创工作,其中78个已经达标。

扎实推进“三个组织化”工作,大力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7个(次)。

持续加大“领头雁”培养力度,选树州级“好支书”10名。

党员带头学习茶叶技术脱贫致富下一步西双版纳州将从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等6个方面机械化收割甘蔗

全力开展好

“脱贫攻坚”百日总攻提升行动

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精准

使各项成效

更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一、全力强化就业扶贫行动开展深入扎实的就业排查行动,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进一步拓宽就地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渠道,推进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退耕还林、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优先交由以贫困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务合作社实施,有效增加就业岗位。全覆盖地推送就业岗位信息,突出做好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的就业帮扶,按照“一户一策一方案”进行帮助,确保年内实现有培训意愿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清零”,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就业“清零”,原本已经外出就业但今年因疫情影响未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就业“清零”,持续稳定地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工资性收入。二、全力强化产业扶贫行动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派出专门技术人员团队,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尤其是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发展产业的指导,确保今年种植业能够丰收,养殖业能够按期出栏。进一步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新型经营主体,将所有利益联结机制新型经营主体检查一遍,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更多的生产订单,发展生产托管、土地流转等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加强扶贫消费工作,推动各“挂包帮”单位加大购买扶贫产品的力度,积极主动与上海松江区协调加快建设西双版纳扶贫产品销售街区,拓宽在上海的销售渠道,对因受疫情影响而出现扶贫产品卖难的,及时组织财政供养人员购买,保障产品能够转化为商品。进一步推动小额信贷政策落地,对有需求的建档立卡户、边缘户做到应贷尽贷,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办理续贷、延期、展期。三、全力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行动加大产业建设力度,在前期种植长期经济作物基本得到巩固的基础上,重点帮助搬迁群众发展养殖业,推进小黄牛、小耳猪、茶花鸡等“一村一品”发展。加强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半山酒店建设、发展全域旅游等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搬迁群众的生活品质,打牢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使将来致富更有希望。加快盘活土地资源,在保护好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大努力地提升“三块土地”的资源效益,力求今年内80%的搬迁村启动这项工作。加强搬迁群众就业帮扶,对搬迁村实行就业帮扶“一村一策一方案”,确保今年内实现有就业意愿的搬迁群众,都能获得就业岗位。四、全力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帮扶行动严格落实控辍保学机制和联防联控联保工作机制,不折不扣地把“资助帮扶全覆盖”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无一人辍学。严格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各项政策措施,突出抓好大病专项救治、慢性病签约服务和“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的落实,确保健康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和有机衔接,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严格落实农村危房改造“五个基本”的要求,对照基本的质量标准、基本的结构设计、基本的建筑工匠管理、基本的质量检查、基本的管理能力,全面检查和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精准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严格落实各项兜底保障政策,精准落实“脱贫不脱保”“救助渐退”等政策,确保“兜准、兜住、兜牢”。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工作,完善“建好、用好、管好”机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五、全力开展提升贫困村建设行动着力巩固提升以水、电、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统筹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培养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的力度,推进富裕村能人与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结对,带着兴产业、闯市场,带出一个人,带动一片人。大力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力争今年在开展“双整百千”工作中,30%左右的贫困村基层组织实现晋位。六、全力开展问题整改动态清零行动对各类巡视、检查以及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确保高标准达标。大力推动有风险的脱贫监测户和有致贫风险的监测户“清零”,对现在还遗留的监测户,有致贫风险的边缘户,实行“一户一策”和专人帮扶,确保年底前销号“清零”。更多详细内容

扫描下方海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erer.com/bwtxgw/7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