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大多因为两个基础而成为朋友
世事洞悉之后,早不再象十八、九岁那般渴望友谊,青少年阶段,鲜衣怒马,与三、五好友同行,或载舟沪沪,觉得人生如此无憾。然而,逐渐发现,越长大越孤独,不仅仅是我自己,看看身边的旁人,一旦到了三十多岁,无论男女,朋友都少一大截;再看看那些年过四十的中年人,朋友更少;至于五、六十岁的人,朋友又会少一些……
究其原因,朋友大多因为两个基础而成为朋友,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年轻人,相似的想法多,并且都憧憬未来,假想着多认识几个朋友能在未来帮助到自己实现利益,因此乐于广交朋友,朋友自然多;而到了三十多岁、四五十岁后,发现曾以为相似的想法,其实存在着巨大分野,人与人之间真正有相似想法的,是不多的,至于共同利益,其实真能帮到的也并非很多,于是朋友自然就少了。
但尽管如此,在社会上打拼,多数的行业里,都必然需要团队合作,原因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完成一件事情,是你一个人做不完所有环节,“一个篱笆三个梆”,因为利益的捆绑,社会上多数人不得不投身于一个又一个“关系网”,使自己成为“关系网”里的一个节点,说穿了就是使自己能被别人用得上,同时也使别人能被自己用得上,因此,在社会多数行业里,无论走红道图谋当官,或是走白道在职场混,又或者走黑道博个江湖意气,都是需要朋友的,虽然,这种朋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无非利益的“纠集者”,可毕竟也算是世俗意义上的朋友。
炒股者之间,是很难有相似想法的
而炒股的人则不同,连世俗意义上的朋友往往也远少于其他行业的人。而这,本质上缘于炒股这个行业的特殊。
依然拿朋友所需要的两个基础来分析——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炒股者之间,是很难有相似想法的。甚至就算买了同一只股票,假设说都买了北纬通信,但买的动作一致,思想认识却往往不一致,有的是技术派,看图形买;有的是看基本面;有的做短线,有的做中线,还有的做长线……因此,哪怕买了同一只票,内心的想法也全然不同。遇到该股票走势变动时,会做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这,还是买了相同股票的。更何况股民之间通常各自追逐着不同的股票……
这么多年来,我发觉,股民与股民,是最没必要交流思想的。也是最无法交流思想的,原因在于,炒股如同修道者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小路上,身边只是旷野,你只能非常孤独地行走,许多经验都不是语言可以传递,必须自己慢慢在实践中才能逐渐悟道。
财不入急门,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某些高手,在某一两年突然从几十万变成几百万,或从几百万突然成长为几千万,这就是所谓的爆发,但大多数爆发者,都是经历了漫长时间积累之后,因此,看着他似乎突然发了急财,其实,那是他用漫长时间作为成本的,依然并非“急门”。
世人只注意到其进入爆发期之后赚钱的速度快,却没注意他在进入爆发期之前漫长的忍耐时期,有的可能长达十多年。这种时间的累积,不是旁人的思想沟通所能省略的的。
以下这些症状的人不适合炒股:归根到底,股市的现实告诉我们,A股相当一部分人并不适合炒股。
比如有以下症状的,1、整天打听消息,四处找股神,找涨停股;2、动不动满仓豪赌,看不得踏空,哪个少了一个涨停没抓住,就难受很久;3、是做不完的财富自由梦,好像股市就是印钱机一样。
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很正常一个人,一入股市就疯狂了?那你大体是不应该去趟股市这浑水。从性格分析,以下四种性格的人最好别碰股票:
1、坏型性格。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大起大落,情绪自控能力差,极易受环境的影响。赢利时兴高采烈,忘乎所以;输钱时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怨天尤人。
2、偏执性格。表现为个性偏激,自我评价过高,刚愎自用,在买进股票时,常坚信自己的片面判断,听不进任何忠告;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迁怒别人。
3、懦弱性格。表现为随大流,人云亦云,缺乏自信,无主见,遇事优柔寡断,总是按别人的意见做。进入股市,则表现为盲目跟风,或是举棋不定,而与好股擦肩而过,后悔不迭。
4、追求完美性格。即目标过高,做什么事都追求十全十美,稍有不足,即耿耿于怀,自怨自责,其表现为随意性、投机性、赌注性等方面多头全面出击,但机缘巧合机会毕竟少,于是不能释怀。
在股市,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心”,面对股市中的每一次潮起潮落,失去的就不仅仅是金钱,也是对生活的乐趣,那可能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如果不想做股市的“抑郁症”患者,就给自己一个全面的评定,看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炒股。
远离“大多数人”如果有人问我在股市中怎样才能成功?我可能很难用一句话确切地讲清楚。但如果你问我在股市中怎样才可以确保失败?那我可以很直接地回答:当你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与股市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一样的时候,你就可以确保失败了。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在我的文章中经常出现一个叫“大多数人”的对象。我对他们的重视程度并不会低于各个投资大师们,因为读巴菲特千百遍也未必成得了巴菲特,但读懂股市中注定失败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怎么搞砸的,然后避免他们的共性,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那么看看下面这些人的特征是否似曾相识呢?
●大多数人总是在捉摸明天的涨跌,希望看透下个月的轮动机会,却从没考虑过长期而言持有什么样的资产或者以什么样的收益率背景下取得一笔好的资产对于自己一生财富的意义。
●大多数人总是用最多的时间来研究最容易变化的东西,比如政策、经济数据、技术指标、专家观点等,却从来没意识到投资中“不变性”的因素其实才是股市获利最重要的因素。
●大多数人总是抱怨指贵或者抄作业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干,却从来不愿意自己翻开书学习或者找找资料做功课。对他们来说,鱼竿、鱼钩和渔网都是废物,他们只想要天上掉下来的鱼。
●大多数人可以忍受被套50%而5年都一动不动却经常在被套5%的时候就焦躁不安了,更不愿意在这时仔细理清楚这笔投资的初始理由和头绪。
●大多数人可以对几十个甚至任何一个股票看上5分钟就夸夸其谈,却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个企业有哪怕稍微深一点点的研究和分析。
●大多数人总是说“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就是好的”,却没想想这其中的荒谬之处:规律就是规律,只有你顺应不顺应它,哪里有“规律”跟着你的喜好来走的道理?
●大多数人总是在市场最热闹的时候信心满满并将收益归功于自己的明智,又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绝望悲伤并将亏损归咎于管理等外部因素,却从来不去审视自己真实的分量和档次。
●大多数人既怕亏钱也怕赚钱,亏了惊慌失措,赚了手足无措;同时大多数人既怕空仓也怕满仓,总之市场无论如何总是让他没有自在从容的时候。
●大多数人总是盯着过去和现在,却不知道更重要的是着眼未来。
●大多数人要么对市场根本不闻不问,从来不关心自己的投资;要么必须天天甚至时时刻刻看着走势图才安心,总之不走极端就不其是“股市玩家”。
●大多数人要么认为投资根本就是一场赌博所以干脆闭眼上拼人品吧;要么就认为一定存在什么百战百胜的葵花宝典甚至数学模型型(不管是技术上的还是怡值上的),并且为此孜孜不倦,却不明白投资其实是科学性(企业分析及市场规律)与艺术性(价值观及对得失把握)的结合和平衡,既不是赌博也没有什么完美的招数。
●大多数人能说出很多个股神、专家的名字和语录甚至生平,却说不出自己买的任何一个企业的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多少。
●大多数人喜欢传诵各类股市奇谈和传奇故事,喜欢追逐各类神奇的概念和故事,却似乎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种东西叫“常识”。
●大多数人今天羡慕价值投资的好,明天崇拜技术分析的妙,后天又被其他某个新鲜的方法吸引,却从来没明白这个世界本没有十全十美,不懂得失的必然也将患得患失。
●大多数人天天骂股市,但是你跟他说他不是这块料干脆远离股市的时候,他却可能转过头来骂你。
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曾说:“我想知道我会死在哪里,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个地方。“这个有趣的想法确实对投资有很大的启迪。很多时候我们思考更多的是怎样成功,而不是如何避免失败。我们学习了太多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成功人士的传记,却对数量庞大但悄无声息的失败者视若无睹。这有巨大的隐患:成功可能是多种因素的共振并且可能包含了某些偶然性因素,而失败往往具有更多的共性因素和必然性。
所以在股市中,一定要注意“绝大多数人”。他们的行为热度是市场中的一个指针;他们的特点是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需要竭力避免的;他们忽略的正是投资者应该重视的;他们难以忍受的正是我们需要坚持的:他们感到舒适快乐的反而是需要警惕的;他们狂热聚集的时候我们远离:他们黯然神伤并发誓再也不碰股票的时候,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往往就在眼前。
这听起来确实有些残酷,但确实是避免失败的一个有效方法。对于高度符合“绝大多数人”特征的人来说,股市确实是可怕和凶险的。但对于能够认识到这点,并且走出“绝大多数人”行为桎梏的人来说,股市将开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一片天。
9张思维导图告诉你中国股市的本质1、股市导图总纲
2、k线基础
3、均线基础
4、切线基础
5、指标分析
6、统计分析
7、选股方法
8、板块轮动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注意:导图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图片,这里会被压缩了)散户必须读懂这4点1、趋势
趋势是股价运行的方向,它在股市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第一要素。趋势决定思维方式和操作策略,它主要分为:主要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暂趋势。
分析趋势时要注意以下4点。
(1)要综合主要趋势、次要趋势、短暂趋势之间的关系。操作要以主要趋势为主,主要趋势决定操作的策略,次要趋势决定操作的战术,短暂趋势决定下单的时机。
(2)在一个运行方向中的趋势线不是一条,要随股价的变动及时修正趋势线。
(3)上升趋势的形成和保持要有合理的量价做保证,上升趋势破坏时,总有量价不合理的表现,下降趋势的扭转不仅要有技术面的要求,还要有基本面的配合。
(4)上涨或下跌趋势一旦形成,趋势本身有自我加强的力量,若自身的力量不充分释放,外力很难转变该趋势。
如果你看错了趋势,必须使用最古老而又可靠的保护伞——止损。这就是趋势和利润的关系。
2、成交量
成交量是某一运行方向的能量状况,也是趋势形成和延续的动力。成交量表现为:缩量和放量、区域缩量和区域放量、单日缩量和单日放量、温和放量和突然放量、温和缩量和突然缩量等。
分析成交量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不同趋势下成交量的意义不同。
上升趋势中放量上涨是上升趋势加强,是进入新一轮上涨的信号;上升趋势中缩量是进入短期调整或调整即将结束的信号;上升趋势中放量下跌是进入短期调整的信号;下降趋势中放量上涨只是短期反弹的信号;下降趋势中放量下跌是下降趋势加强和进入新一轮下跌的信号;下降趋势中缩量是下降中继,是即将进入新一轮下跌或短期反弹的信号。
(2)分析成交量时要掌握以下原则。
不要进行过程与过程的比较,要在一个过程中进行阶段与阶段的比较。
要研判该阶段上涨或下跌幅度能否大于前一阶段,要与前一阶段上涨或下跌的成交量比较。
要研判是否结束调整而进入反弹或上涨,成交量放量要与最近一波调整时的量能相比较。
3、指标
指标是根据股价和量等原始数据,利用数学公式从定量的角度对股市进行预测的方法,指标说明趋势所处阶段的状况。指标分为:趋势类指标、量价类指标、强弱类指标、超买/超卖指标、停损指标、支撑压力类指标、大势类指标。
分析技术指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同类技术指标在分析时的意义是不同的,要用不同类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同类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没有意义。
(2)趋势类指标反映趋势的方向,分析时要以趋势类指标为主。
(3)超买/超卖类指标反映该趋势中某个阶段的状态。
(4)量价类指标反映该趋势的能量状况,并反映出该趋势的延续和变化的可能。
(5)支撑压力类指标反映股价运行过程中的可能压力和支撑位。
(6)强弱类指标主要反映股价相对于某个时期的强弱程度。
(7)停损指标主要反映转势的信号。
(8)大势类指标主要反映大盘的状况。
(9)不同趋势下、不同运行过程中、不同市场背景下、不同运行规律的个股、不同性质的行情指标发出的信号意义是不同的。
应用技术指标时不仅要综合各类技术指标进行分析,还要辩证大盘热点以及其他技术要素才能过滤掉技术指标的虚假信号。
4、支撑压力
支撑压力是抵抗和阻力位,支撑和压力可能是进入整理和趋势变化的位置。支撑压力可分为实质性支撑压力和心理性支撑压力。其中,实质性支撑或压力是指成交密集区形成的支撑或压力,心理性支撑或压力是指技术指标支撑或压力。
分析支撑压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支撑压力的力度主要由股票持有成本、心理因素决定。
(2)支撑被跌破将变成压力,压力被突破将变成支撑。
(3)压力位突破要有量能配合,支撑被跌破不一定有量能配合。
(4)实质性压力或支撑的力度要比心理性支撑或压力的力度大,两者的重合力度最大。
(5)支撑和压力的力度与大盘和热点有密切关系,大盘强势或个股符合热点时,个股压力的力度会减轻,支撑的力度会加大,否则相反。
(6)支撑和压力的力度与个股当时所处的趋势有密切关系,个股处于上升趋势时,个股压力的力度会减轻,支撑的力度会加大,否则相反。
交易是一个太容易成功的地方当然,这种成功是指阶段性的成功,是指蕴藏着更大风险的成功。
交易难吗?很难。亏损的人会告诉你怎么怎么难。但同时也有大把的人对此不屑一顾,他的不屑是有道理的,因为他正在挣钱,而且可能是大把的挣钱。翻了多少倍或连续多长时间赚钱都在此列。市场中一定存在大量这样的人。
我们一定要明白,交易实际上是个很容易获得成功或至少是成功感的地方。你最初做股票时,有没有赚过钱?即便你对个股茅台——交易的究竟是飞天茅台或者迎宾茅台都不清楚的时候,也不妨碍你从其中大把的赚钱。
名利在交易中,其实是能够很快体现的,甚至在你自己都很懵懂的时候,好运夹杂着金币从天而降,把你的虚荣心与所谓江湖地位垫的很高很高。你可以参加实盘大赛,获得个头衔;你可以笔耕不缀,常年在媒体上发表高见;你也可以口出大言,比如打死做个死多头,而且绝不认错,从而成为名嘴;也可以执迷不悔,长期重仓买入某支股票后,突然一飞冲天后成为巴菲特的门徒。我这样说,好像有些狐狸吃葡萄的感觉。但你细想下,市场中那么多人,必然有很多人偏执、张扬,或者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姿态来反复呈现。他们可以在市场中一次次赌,一次次预测,一次次口无遮拦后又自圆其说……。市场涨涨跌跌,只要他们坚持,总有正确的时候,甚至一半的时候都是正确的。于是正确的时候是他们的水平,而不正确时只是主力的洗盘或不可理喻。
所以每过一段时间,一定会有大量闪耀的明星涌现,而且他们都往往带着真实的业绩——大把的金钱或不可思议的准确预测,当真实在你的面前反复呈现时,不由让你相信,深深的敬佩。
我有个朋友,很早就做程序化交易了,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他也是比较有钱的,但即便如此,输输赢赢,最后也没能走上持续盈利的台阶。但也有学员用比较简单的模型搞了3年,2年多都是赚钱的。于是他很自然的相信他已经找到成功的法门,坚守简单就是有效,而其他人为什么没有成功,是他们没有坚持简单。即便老柯讲了很多例子,但他只从例子中找寻自己为何成功的缘由,那么他如何会得到警醒?如何会相信他需要大的改变,从而才能得到提升呢?不能!因为他正在成功,他正在赚钱……。你如何能对着一个赚钱的人告诉他他正蕴藏巨大的风险,这很像对着大火吹风,欲望之火不会熄灭,反而是恣意狂傲。
失败,亏损的人往往是清醒了,但这些人摔的越重是因为他们曾经爬的很高。而爬高的人是只会眼睛看着天,而不在意自己已离地3万3千3的。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清醒的人往往是趴在地面上的,而最需要警惕的气球上的“成功者”却还在往泡泡里面灌氢气。
交易为何会蕴藏那么多失败,因为它一直在用成功引诱你。就像我第一次打保龄球,就曾击出过全中,而很多次练习后,我也不过偶尔全中。一个起点太容易的运动,往往意味着你要达到成功彼岸的困难越大。交易最大的困难不是它太难,而是它从最初就太容易,太容易入手,也太容易取得成就。
交易从不介意让你在第一次重仓持股后就大获全胜,也会某段时间很顺从配合你的大胆预测,让某个3年交易经验的人获胜2年半,或者让一个初入股市的阿姨从5万变成万……。交易有时候是如此的友好,以至于让人相信财富就是滚雪球,雪球从天而降,接下来的就是雪崩。
真实的成功往往是不堪的,是跌打滚爬耗尽气力后的登上一个新台阶,而非腾空一跃一日千里,艰难背后的攀爬往往是真实有效的,但这就需要自我的反复警醒,需要在越是取得成绩的过程中越是步步为营,谨小慎微甚至如履薄冰。需要不断自我推倒与改良,在否定的废墟上不断的重建。成功没有终点,我们终究只在路上。
很多朋友炒股亏损一买就跌一卖就涨,主要是缺乏正确的交易模式。想学习更多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