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大多因为两个基础而成为朋友
世事洞悉之后,早不再象十八、九岁那般渴望友谊,青少年阶段,鲜衣怒马,与三、五好友同行,或载舟户湖,觉得人生如此无憾。然而,逐渐发现,越长大越孤独,不仅仅是我自己,看看身边的旁人,一旦到了三十多岁,无论男女,朋友都少一大截;再看看那些年过四十的中年人,朋友更少;至于五、六十岁的人,朋友又会少一些……
究其原因,朋友大多因为两个基础而成为朋友,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年轻人,相似的想法多,并且都憧憬未来,假想着多认识几个朋友能在未来帮助到自己实现利益,因此乐于广交朋友,朋友自然多;而到了三十多岁、四五十岁后,发现曾以为相似的想法,其实存在着巨大分野,人与人之间真正有相似想法的,是不多的,至于共同利益,其实真能帮到的也并非很多,于是朋友自然就少了。
但尽管如此,在社会上打拼,多数的行业里,都必然需要团队合作,原因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完成一件事情,是你一个人做不完所有环节,“一个篱笆三个梆”,因为利益的捆绑,社会上多数人不得不投身于一个又一个“关系网”,使自己成为“关系网”里的一个节点,说穿了就是使自己能被别人用得上,同时也使别人能被自己用得上,因此,在社会多数行业里,无论走红道图谋当官,或是走白道在职场混,又或者走黑道博个江湖义气,都是需要朋友的,虽然,这种朋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无非利益的“纠集者”,可毕竟也算是世俗意义上的朋友。
炒股者之间,是很难有相似想法的
而炒股的人则不同,连世俗意义上的朋友往往也远少于其他行业的人。而这,本质上缘于炒股这个行业的特殊。
依然拿朋友所需要的两个基础来分析——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炒股者之间,是很难有相似想法的。甚至就算买了同一只股票,假设谁都买了北纬通信,但买的动作一致,思想认识却往往不一致,有的是技术派,看图形买;有的是看基本面;有的做短线,有的做中线,还有的做长线……因此,哪怕买了同一只票,内心的想法也全然不同。遇到该股票走势变动时,会做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这,还是买了相同股票的。更何况股民之间通常各自追逐着不同的股票……
这么多年来,我发觉,股民与股民,是最没必要交流思想的。也是最无法交流思想的,原因在于,炒股如同修道者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小路上,身边只是旷野,你只能非常孤独地行走,许多经验都不是语言可以传递,必须自己慢慢在实践中才能逐渐悟道。
财不入急门,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某些高手,在某一两年突然从几十万变成几百万,或从几百万突然成长为几千万,这就是所谓的爆发,但大多数爆发者,都是经历了漫长时间积累之后,因此,看着他似乎突然发了大财,其实,那是他用漫长时间作为成本的,依然并非“急门”。
世人只注意到其进入爆发期之后赚钱的速度快,却没注意他在进入爆发期之前漫长的忍耐时期,有的可能长达十多年。这种时间的累积,不是旁人的思想沟通所能省略的的。
行情不好也不要灰心,正好咱们趁着这段时间多学习点干货和技巧,这样在下次大跌前我们会更加有底气去应对分析手中的个股,大家说是这个理吗?股市中有句话叫“千金难买老鸭头”,这种技术形态往往预示着庄家经过拉高洗盘后第二波主升浪行情的到来。“老鸭头”是庄家建仓、洗盘、拉高等一系列行为所形成的经典形态,一旦形成,则极具攻击性,是短线投资的一大杀招。
(1)利用五日线、十日线和六十日线做作为均线参考。当五日线、十日线放量上穿六十日线后,形成鸭颈部。
(2)回落调整时候的头顶部便是股票的鸭头顶。
(3)在股价调整一段时间之后,当五日线和十日线再度形成金叉便是鸭嘴。
(4)鸭鼻孔是五日线和十日线出现死叉之后又重新进入金叉阶段所形成的鼻孔。
香溢融通()
以个股香溢融通()为例,股价前期低位缩量整理,随着成交量的放大,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相继上穿60日均线,形成鸭颈部。随后股价上涨到一定高度后回落,高处形成鸭头顶。5日线和10日线死叉,股价回落,回落到一定程度后出现金叉,形成鸭嘴。随后鸭嘴大张,股价坐上直升机,开启一波主升浪行情。
老凤祥()
以个股老凤祥为例,5、10日线上穿60日线形成鸭颈部,股价多头排列阶段性上攻。高处形成鸭头后,股价回落,同时5日线和10日线死叉。随后5日线和10日线再次金叉形成鸭嘴,均线呈多头排列,股价大涨,开启一波主升浪。
老鸭头形态操作技巧:
1、涨势的保障是月线上扬,也就是说个股的月线周期是也是向上的,月,周,日形成共振的最好。
2、日K线的均线可使用5,10,30,60的均线排列组合,当然有的朋友习惯更多周期比如3,7,这样去看,不鼓励也不反对,本人认为5,10,是市场长时间来形成的判断习惯,最好不要轻易更改。
3、正鸭嘴的形态其实就是一个多头排列到另一个多头排列的转化过程。
当中的横盘或者是整理周期有长有短,也会有更为复杂的形态,所以不要纠结于理论上的5天穿10天为买点,要牢牢把握住是不是长期均线从走平进入到上移,股价是否明确的紧贴短期均线运行。
老鸭头3大买入时机:
1、在5日、10日均线放量上穿60日均线形成鸭颈部时买入。
2、在鸭嘴部附近成交缩量芝麻点一带逢低买入。
3、当股价放量冲过鸭头顶瞬间时介入。
总结:老鸭头形态其实是庄家为了加强吸筹引起股价上升,从而形成“鸭脖”,然后通过洗盘,短期打压模式形成“鸭头顶”,已经到了主力拉升股价的时候,这时的主力要求股价快速突破成本区域(老鸭头就是主力的成本区),所以这时是股价涨幅最大最快的时候。
下面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导图总纲、k线、均线基础、切线、指标分析、选股、板块轮动以及股市中的各种骗局,希望能给大家来个股票知识大梳理,更多更具体的投资干货知识分享,后面将会为大家一步步分享!
(注意:以下图片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图片,这里会被压缩了)
1、股市导图总纲
2、k线基础
3、均线基础
4、切线基础
5、指标分析
6、选股方法
7、板块轮动
8、统计分析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10、游资高级战法
(由于系统自动压缩图片,想免费查看本文高清原图和游资战法秘籍,可以找我领取)
在股票投资中有一种状况,当某一股票的价格回调几近尾声,但投资者买入后价格却迟迟不动,某一天突然向下破位,投资者沉不住气马上就卖了出去,但随后它的K线V型反转后一直上涨,并突破了原来整理的平台。这口诀是要告诉大家,盘面有变动时,需耐心等待,一旦沉不住气,就容易导致众人皆赚你独亏的状况。
市场随时都反应出交易员互动的行为,所以那些交易形态会重复发生。当日线图上出现一个疑似头肩顶的形态时,试想一下,所有在电脑前看图表的交易员会产生什么举动呢?对,集体放空。有的在颈线没破之前放空,目的是预期形态会成功,有的在颈线跌破后放空,准备接受下跌空间的利润。然而,有一个问题却是那些放空的交易员没有想到的:谁来做多?如果集体都选择放空,那么对手盘在哪里?因为这个问题的产生,所以最终市场出现了双杀的现象,假突破比比皆是。市场的奇妙就在这里。
市场的随机性和逆向性使得交易进入了矛盾的状态。这意味着,行情随后将如何发展,谁也不知道,事实就是这样,你我都不知道。但是,绝大多数在股市已经摸爬滚打了10年、20年的老交易员至今依然处于无法赚钱的阶段,原因只在于他们每天分析行情、研究图表,目的是为了——至少是沉迷于这种想法——让自己尽早知道未来行情会如何发展。
但是,只要心存“我知道行情会怎么发展”的想法时,整体心理架构将使交易者产生错误的观点和行为。
大多数人认为一个高手就必须知道或是肯定能知道行情会怎么走?明天是高开还是低开?收阳线还是收阴线?如果有人预测到了,则将被奉为至尊。其实,这一切都是假象。那些能预测行情的人不过是运气比较好罢了,因为市场其实是很简单的,不是高开就是低开,不是收阳线就是收阴线(平开和十字星子类的不属于普遍状况)。
我虽然也经常预测到未来行情的走势,但我从不认为这是我比其他交易者高明的地方,这根本不是一项可以用来炫耀的技巧。真正的高手不是预测大师,他也同样不知道未来行情的发展会怎样,但他却知道后续市场发展概率的分布,而在此概率分布上,他能以自己的方法获得一致的结果。
股市抄底不该犯的5个错误:
1、无耐心,频繁操作
缺乏必要的耐心,尤其是处在目前股市大跌的行情中,前期有些股民比较幸运,指数在高位时就已抛出了股票或者降低了仓位,尤其是一些机构投资者,由于他们对市场的信息的分析和把握比较准,及时抛出赚的盆满钵满。
相反对于一些没能及时出逃的股民,亏得一塌糊涂,由于不甘心,不断补仓总想减少损失。而一些新入市的投资者此时频繁换股,事实上并不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收益。
2、没有仓位意识
不少投资者在"牛末熊初"时,选择持股不动,静观其变,这种做法很愚蠢;而在暴跌已发生、极有可能"熊去牛来"时,却选择割肉轻仓,那就是更为愚蠢的一件事,这些投资者通常"无仓位意识",永远赚不到钱。尤其是目前股市中的"熊"气弥漫,大盘和个股接二连三地表演大跳水,前期顺利出逃和止损的空仓投资者要敢于逢低买入;而对于被套者,只能先慢慢等待解套,有实力者此时也可适当买入股票。
3、无操作定律
"低吸高抛,买底部股",但是"底"到底在哪里呢?普通投资者一般很难精准预测。但是有投资者认为抄底机会来了,大胆购入了底部股,后来却发现股价又跌几块钱,心想这回应该是底部了,又筹集资金进行补仓,谁知后期又跌,于是心里没底,担心股价再跌,最终只好忍痛割肉出局了,这是很多投资者"抄底"运动的真实写照。
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建议投资者在进行底部操作时,除要保持足够的仓位,还要遵守一定的操作定律,必须坚持做到:冲高时,胆大卖出,不贪不后悔;下跌时,果断买入,不恐慌无怨。
4、盲目听从所谓的消息
股市大跌,股民沮丧,尤其是听到一些所谓的坏消息,更是雪上加霜。在股市里,总会有很多权威人士做出不同的分析和猜测,这些信息只可作参考,立足于公司经营业绩和投资判断才是关键,尤其是新入市的股民尤其注意这点问题。
5、反应迟钝、左顾右盼
一般来说,当大盘从高位开始下跌,调整的时间和下跌的幅度达到一定程度,绝大多数股票已跌入谷底,股民们亏得一大片时,此时离市场底部基本不远了。但此时不少投资者仍表现出反应迟钝,左顾右盼,选择继续轻仓或减仓,甚至空仓,最终也就导致了步步踏空,追涨杀跌,一错再错。所以,"抄底"机会一旦来临,就要及时抓住,做到该狠则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