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至精勤修技艺
厚德仁术播撒大爱
——医院大外科副主任、
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周彤教授
文/宋丽华覃亚玲
南充,千年绸都,朱德故里,三国文化发祥地,连接成渝经济圈的节点城市,一个有着丰厚底蕴的川东北经济文化重镇。医院,就座落在南充这个嘉陵江畔的魅力之城。而医院大外科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周彤教授就深受这种浓厚底蕴魅力的熏陶,把自己的梦想无怨无悔地扎根在医院普外科这片神圣的土地上。
从事普外工作多年来,一把手术刀,凝聚了他全部心血,在科学严谨的医学世界里,他始终努力向外科领域的前沿迈进;一把手术刀,代表了医生这一职业的神圣,在一年数百台的手术中,他在刀尖上演绎着与死神的拉锯战。技艺上不断追求精益求精,在医德上成就至真至诚。作为一名普外科医生,周彤教授正是用这种不断探索和进取的精神演绎了医者的“精诚”和“仁爱”。
躬耕临床,攀登科研
精诚所至获硕果满枝
众所周知,外科医生是“刀尖上的舞者”,当患者把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托付给医生的时候,承担这份嘱托不但需要信心,更需要精湛的外科手术技艺。周彤教授自本科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专业从事胃肠、结直肠癌临床及科研工作。在临床、研究领域勤恳耕耘多年,他如今具有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具有现代外科的新理念和新思维,对繁多的胃肠、结直肠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过人的胆识。
据近日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十年来中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中国癌症发病率为/10万,癌症死亡率为.3/10万,其中,胃癌的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与肝癌,是第三大癌症杀手。
而另一种同样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有着重大威胁的癌症——直肠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直肠癌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第二位,低位直肠癌又占直肠癌的75%,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7厘米以下)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学部位,肿瘤侵袭性强,手术难度大,对生活质量影响严重,手术后复发率高,一直是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难点和热点。
为了确保治疗效果,过去大多数病人都被迫接受Miles手术方式(该手术方式需要挖除患者原有的肛门并行腹壁人工肠造口即改道转流手术)。这种手术方式虽然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但人工肛门护理困难,并且大大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比如排便功能和性功能等,而这些对患者的身心造成的伤害很大。
行成于思毁于随。善于思考的周彤教授从不是盲从的人,而是具有现代外科的新理念和新思维,即珍爱生命、保全功能、快乐生活。尤其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治疗的优势逐渐受到胃肠外科临床医师的青睐,其不仅可以取得与开腹手术类似的根治结果,更因其微创优势,可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最新的资料显示对于直肠癌三期的病人还能够显著提高五年生存率。
但是由于微创技术培训的时间长、技术难度高,很多资深专家都放弃了这项技术。周彤教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后,面对微创外科的浪潮,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勇立潮头。在全国最顶尖的几个大学学习培训后,快速、准确地掌握了这门技术,在年上海的微创外科高峰论坛上,被大中华结直肠腔镜外科学院评为优秀学员(全国共6人,西部一人)。当然,腹腔镜技术的诸多优点也为周彤教授在胃癌及直肠癌等疾病的治疗技术上寻求突破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五年来经他通过微创技术实施的大型手术已近例。
腹腔镜是用于腹腔内检查和治疗的内窥镜。其实质上是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包括腹腔镜、能源系统、光源系统、灌流系统和成像系统。在完全无痛情况下应用于外科患者,可直接清楚地观察患者腹腔内情况,了解致病因素,同时对异常情况做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又被称为“锁孔”手术。运用腹腔镜系统技术,医生只需在患者实施手术部位的四周开几个“钥匙孔”式的小孔,无需开腹即可在电脑屏幕前直观患者体内情况,施行精确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仅需很短的时间,治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术后瘢痕小、又符合美学要求等优点,所以深受患者,尤其是青年病人的欢迎。
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是建立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基础上的极限直肠癌保肛手术,能通过切除部分或全部肛门内括约肌以获取足够的远端切缘,在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的同时降低局部复发率,该手术标志着直肠癌保肛门手术不再取决于肿瘤距离肛门多远,而是取决于肿瘤侵润深度,可以称作是直肠癌治疗历史上的里程碑。对于肿瘤下缘距肛缘小余4厘米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肛门括约肌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被认为是尽量保留括约肌的选择术式,且肛门功能和远期疗效满意。在周彤教授的团队里,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人不仅是一个生物学上的个体,也是一个社会学上的个体,医生要保住的不仅是病人的生命,还要满足他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我不是神,治不了所有的病人,但是病人的需求就是我们医生奋斗的最大动力!”这是周彤教授常说的一句话。
鉴于腹腔镜技术的诸多优势,以及肛门括约肌切除术的显著疗效性,一直走在学科前沿的周彤教授便开始探索如何在腹腔镜技术的辅助经肛门括约肌来切除超低位直肠癌并达到保肛的效果。为了攻克相关技术难关,他多年来先后主持完成了四川省级、市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包括“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胃肠道手术后病人康复情况影响的研究”“miR-92a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miR-22在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及“miR-22在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在研)等。天道酬勤,经过多年专注不懈的努力,周彤教授于年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且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身份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著14篇。而通过这一系列科研项目的攻关,周彤教授在应用腹腔镜治疗胃癌、直肠癌等疾病的手术技术也日臻娴熟。他并凭借娴熟的手术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川东北地区开展腹腔镜下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ISR)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该技术也凭着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由于腹腔镜的放大作用,对盆筋膜脏层两层间的间隙判断和人路选择更准确;能更准确地识别和保护盆腔自主神经,使术后排尿、排便及性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特别对骨盆狭小和肥胖者优势明显,避免开腹手术显露困难的缺点;术中对肿瘤的挤压明显减少,肿瘤从肛门取出,避免腹壁戳口肿瘤种植,直视下切除病灶,切缘确切,减少吻合口复发;避免腹腔镜下盆腔内切除肿瘤的盲目性(无法准确感知肿瘤下缘)和吻合的不便;以及具有创伤小、出血多、康复快等微创外科优点。而对于患者,该手术在使病人肿瘤得到根治的情况下,又保留了患者的肛门,收获了满意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虽然微创手术凭借其诸多优势在医学界很流行,也深得广大患者的欢迎,但认真负责的周彤教授在医疗工作中却从不盲目地追逐所谓的微创。因为在他看来,一味地盲目追逐所谓的微创,而忽视了快捷安全简便,也是不科学的态度。比如,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结直肠癌的手术,如果医生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同时又造成麻醉时间的无谓的拖延,加上解剖、清扫淋巴、根治操作无法彻底干净的完成,那么,相对于开腹手术方式来说,一味强求的腹腔镜手段去手术治疗无疑对患者是另一种伤害,也谈不上微创,更是背离了微创这个概念,因为这种选择仅仅只是停留在手术切口的大小这种肤浅的腹部外观理解层面上而已,而所造成的人体内部的损伤却远远大于这种所谓的微创带来的优势。所以,周彤教授的手术理念是,不管是采用哪种手段开展手术,都只是一种外科技术而不是一种专业固定术式。每个成熟的外科医生都应该必须全面去掌握这些外科技术,最终采用哪种外科技术手段去开展手术治疗应该是由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决定,而不是由医生的喜好来做选择。微创、快捷、安全、简便这八个字必须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总而言之,不管是选择哪种外科手段去开展手术治疗患者,最终还是都必须由外科医生的双手来完成。
科学的态度、敏锐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才是外科医生的看家本领。所有的手术在技术层面上总是基于解剖学的,周彤教授从来都强调他团队中的医师要熟读解剖学书籍,关于手术他的口头禅是:“上帝造人总给了你修补的空间,做手术就是做解剖!”据说,周彤教授的手术做起来即快捷又安全是出了名的。他每年手术台以上,其中胃肠道肿瘤手术达余台就是最好的证明。
勇担责任,身先垂范
大爱无私写壮丽诗篇
醉心于医疗工作的周彤教授其实在社会责任面前也有着一马当先,置自身安危于度外的魄力和博大情怀。一直以来,坚守在川东北地区的医者,除了面临疾病这一大敌人外,还面临着天灾,尤其是地震这一大敌的挑战。继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0)又发生了7.0级大地震。就在灾情仍在肆虐的危难时刻,周彤教授作为医院应急医疗队队长义无反顾地率队第一时间奔赴芦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前线。救灾过程中,他兑现医生治病救人的承诺,充分发挥带队人的指导作用,与天灾进行了奋力的搏斗。最后凭借突出的表现,在年获四川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的荣誉。抗震救灾回来以后,女儿曾问起他救灾过程中的一些惊险过程,然后说:“爸爸,你这样做,有没有考虑我们这个家庭,对家庭而言,你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他说:“儿呀,不是我不考虑,这么多年来的传统教育,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早已经深深的根植了一种家国情怀。国家有难,我能不慷慨赴死吗?如果真的万一了,那就是我的命,我并不后悔!”
地震虽然可怕,但在抗震救灾、灾后援建、支医扶贫、定点帮扶、医疗急救等行动中,周彤教授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将医者的大爱无私演绎得淋漓尽致,他更用他医者的坚强臂膀书写了地震无情人有情的壮丽诗篇。
除了无所畏惧地奔赴灾情现场和手术台,周彤教授还把对医学事业和患者的关爱想方设法地播撒到更广阔的领域。如今,他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委会专业学组委员,四川省外科专委会营养学组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南充市消化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社会职务,担任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WJG)特邀编委(影响因子2.),WorldJournalofSurgicalOncology(影响因子3.)和FEBSletters(影响因子1.)审稿专家,以及《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在职期间,他为推动学科学术发展,四处奔走,加强交流,给学科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生命第一,患者至上”是周彤教授从医多年的服务宗旨。医疗行业属于高风险职业,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感,用他的话说就是既要有技术,更要有良心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而多年来,他也正是如此做的,他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他为之奋斗的医疗事业。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使周彤教授不仅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更赢得了社会的广泛信任。他多次被评为医院优秀个人,还曾获得川北医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CSTA
后记作为一名普外科医生,周彤教授凭借扎实的外科基本功在面对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胃癌根治及腹腔镜下直肠癌、胃癌手术,各类疝手术、胆道结石、门脉高压等诸多复杂的手术时都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然而每当站在手术台上,他却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他深知自己的肩上担负着沉甸甸的信任和嘱托。“心底无私天地宽”,周彤教授牢牢记着医生的准则和希波克拉底誓言,用仁爱之心去温暖冰冷的手术刀,精诚为医,恪尽职守。此文来自《中国科技成果》人物专栏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副作用都有哪些白癜风最先进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