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
★★★
★
今年是建党周年,广东公司分9期安排全体党员走进贵州遵义,以眼看、耳听、手触的沉浸式学习教育方式,传承红色基因,重温旧日岁月,统一思想认识,激励前行动力。4月19日,我随第2期其他54名党员用5天的时间重走红色故地,感悟初心使命。在这片满布红色印记的土地上,我感动于那些坚守初心的人物,感动于那些牢记使命的故事,更感恩自己生逢新时代,已然迈入新征程。现将每天的学习心得整理为《北纬27度的红色印记》这篇小文,提醒自己铭记过去路,坚定信心走好未来路。是以为记。
时间:4月19日星期一
天气:阴有短时小雨
主题:沿着铁路看乡村振兴
中午12点,在广州南站集合。上了车,同行的几个人都说赶的挺巧,上个月2月20日党中央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我们这批4月19日报到,明天正式开课,恰好满2个月。这时间挺有纪念意义。
从广州南出发,走贵广高速铁路,乘坐“和谐号”高铁,到遵义差不多6个小时。这条于年动工建设的铁路是中国内地首条时速超过公里的山区高速铁路,因为施工难度过大而被称为“超级铁路”。但中国有个外号叫“基建狂魔”。这条铁路的建设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高,和其他15个“老铁”,一起组成了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八纵八横”。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贵州。记得差不多是13年前,当时跟朋友聊天,提到他在贵州上大学,“真的很穷,我就没见过那么穷的地方”,朋友说,“房子很多都是瓦房,下雨就漏水,山里的孩子上学都要走一个多小时。”这几天《学习强国》有一个专栏挺火,叫“沿着高速看中国”,大道如虹,遍地芳华,风景在路上,幸福在心中。有句老话叫“要想富,先修路”。沿着贵广高铁看去,现在的贵州与朋友当年的描述已大不相同。“和谐号”窗外是云雾缭绕的青山,雨后显得非常巍峨。不时有桥梁飞跨,横在两座大山之间,气势雄浑壮丽,车行其上,人行其中,当年阻断千山万水的天堑,早已成为勤劳致富的坦途。层叠交错的梯田、星罗散布的房屋、俯身劳作的农夫,搭配着雨后淡墨一般的山峦,蜿蜒清澈的流水,交相融合之间,俨然是一幅幅大美山河画卷。
忽然就想起昨天火遍全网的那篇致谢信里面“一直盼着走出大山”的句子,又想起了年初时看贵州脱贫攻坚的一篇通讯,说“有了路,外面的东西就能送进来,种出来的东西也能送出去了,人也能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真好。”两句话都挺朴实,但听起来却都非常让人感动。
查了一下资料,贵广铁路年动工,年底建成通车。从年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到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现行标准下,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年来,贵广铁路不仅见证了在党的领导下西部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摆脱贫困的过程,也将成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见证!
未完待续...
★
NEWS
★
名称:国家能源广东公司
-gd
来源丨台山电厂
作者丨刘志路
编辑丨毕思雯
审核丨党建工作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