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绩创坛陆奇以技术驱动和价值导向,拥抱创

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www.bdfyy999.com/bdf/zhenliaotese/xianjinliaofa/96355.html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能源转化和信息组合的结果:第一次是蒸汽与信息的组合;第二次是电力与信息的组合;第三次是电子与信息的组合;而今,第四次能源转化来临,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组合?

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奇绩创坛与微软校友会上,前微软执行副总裁陆奇长达三个小时的演讲给出了回答,并解答了现场校友们热情的提问。

机会属于洞察与执行者

无论从历史发展角度还是当前的大环境,中国都处于一个最佳的创业创新阶段,会有大量的机会出现,而把握好这样的机会,就需要具备两个前提,洞察与执行。

为什么要做好洞察?陆奇表示:“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已经形成规模的大公司,选择一个项目,做产品做业务都要在一个好的赛道里,把握赛道里的时机十分重要。从我在行业内30多年的经验来看,市场是不可被推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找对的事,朝对的方向,而从什么时间点切入市场十分关键,这就是洞察,对时代趋势的判断。“

而执行就是在洞察趋势后的行动力,如何开发好的产品,将外界先进的技术引入进来,确保团队工作的进展,这是一个创始人应该做好的。将洞察与执行无缝衔接,才能把握时代趋势赋予的机会。

洞察需要按照时间、空间和知识体系进行

陆奇认为,发展体系是十分重要的,按照什么方法来形成洞察都需要用体系来做。

首先,技术的本质是什么?技术是人的一种通用能力,它基于科学可以来解释某个现象,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用来改变自然现象,所以任何技术的核心永远是能源转化和用什么信息来做能源转化。

其次,在底层经济发展体系,最为关键的是三个维度:时间、空间和知识。做任何大的生意,都是这三个维度的组合:比如在时间上的协同效应提高了多少,空间上生产密度有多大,知识的应用有多少,又提高了多少知识。

从这个角度来讲,历史上诞生的三大体系,农业、工业和信息产业,都是能源转化的结果,并在三个纬度上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信息产业时间最短,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只有几十年历史,而随着算力的不断提高,信息产业已经在高速改变整个世界。农业时代,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工业时代,用蒸汽和电来操作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信息产业时代,能源转化更加深入,除了电子设备,由数据、云等构成的虚拟世界也成为能源的一部分。

人工智能是一种新的计算机室

信息科技驱动平台的转化是每10年左右更新一代,它的结构是由前台和后台组成的,前台是交互,后台是计算的规模,包括成熟的规模。而这个转化的驱动力就是数字化的进程,主要看数字化的宽度和深度。

陆奇表示,年是移动时代的开始,到年已经属于移动、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一些其他新的前沿技术,这是当今信息科学能够给我们创新者、创业者带来的机会。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移动时代,从交互角度来讲,手指已经被大众化了,交互前沿更多是视频交互,尤其在中国。特别是因为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的崛起,视频交互带来的机会是非常多的。

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又会诞生出新的机会。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种新的计算机室,用充电箱来浮点,它的好处是所有的自然现象和感知的信号都可以压缩到对象的空间当中,用个简单的优化就可以很快把特征抽取出来。依靠人工智能可以解决多种任务,它是一种知识快速表达的工具,而知识的本质就是有效的特征表达。

用人工智能技术加上一点优化,就能获得相当快的知识抽取速度,这个组合将所有的交互体系都打开了,包括语音对话交互、视觉交互、数据交互,未来各种各样模态的交互也都可以利用这样的组合。

新能源、新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商业航天值得投入

围着三大维度的结构,可以发现有几个领域在未来是值得投入的。首先是能源方面,需要可持续性驱动能源,如碳捕捉、氢能、生物能、可控核聚变等。最常见的就是太阳能,它本身就是核聚变的能量,从创新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未来10~15年最大的产业,特别是目前全球都在倡导低碳、新能源,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是新生命科学,这个其实已经在高速发展了,如新的医疗体系、个性化治疗、基因治疗、免疫系统的再生等,更重要的是用生命的过程来制造人类未来所需要的治疗物质。

然后是材料工业的发展,这个稍微滞后一点,但发展趋势我们看的比较清晰,因为它与技术发展的本质有关,技术发展的本质是越来越模块化,越来越充足化,越来越标准化,所以材料科技的发展基本也是朝这个方向发展。

有一个关于未来的科学理念——量子计算。微软在量子计算领域有着近20年的投入,但在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投入,因为这是人类目前为止最为重要的科学理论,是唯一没有形成商业闭环的理论,它一旦被商业化,就不仅仅是一个计算的问题,更会带动量子化学、量子材料的发展,届时将会出现大量的创新与创业机会,但时间上仍是一个挑战。

最后是商业航天。从奇绩创坛的角度来讲,这是目前人类最大的一个机会。目前我们今天的技术可以利用轨道上的空间站与月球上建立通讯体系,甚至是探索火星。但目前关于航天还不能产生一个生态化的商业价值,这是未来最大的一个机会,但时间可能要40~50年。

行业数字化有六个环节

在陆奇看来,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结构就是六个环节,以信息为中心,获取、表达、存储、传输、处理、交付,表达信息是最重要的一环,当前所谓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基本是表达信息上的突破。

行业数字化转型,这6个环节缺一不可,它的发展体系就是这样,围绕着人的需求,用软件和数据作为载体,用算法和模型以及硬件作为算力机制,来满足用户的某一种需求或者完成一个任务。

目前关于信息的6个环节,结果是将数据处理、计算完成之后交给人来看,让人去判断、挑选、使用,起到一个辅助决策的作用。未来可能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直接交付到终端,比如直接控制一辆车子、控制一个设备、控制厂房生产,甚至是控制一个生命过程。

数字化的驱动力方面,它不仅仅是我们发明的工具,更是代表我们自身。数字化是人类的延伸,是人类知识的延伸,也是人类本身的延伸,用来更充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人类历史上一直在做“数字化”,从结绳计数,到石刻壁刻,再到发明纸笔,最后发明通用计算机,每一步都在改变人类的历史。

中国有打造万亿市值公司的机会

陆奇认为,苹果、微软、谷歌和亚马逊等都是上万亿市值的大公司,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有能力打造这样的公司,中国以后也有这种机会,只有中美有这个机会。

回到前面所说的产生经济商业价值的三个核心,它的维度永远是时间、空间和知识,把这三个维度里的时间协同效应提高,空间密度提高、流通宽度拓宽,同时把知识抽取出来,就会在市场中体现出价值。

数据是知识的载体,任何一个复杂结构都有一个三位一体的体系:感知体系、模型体系和执行体系,每一个做到一定规模的数字化企业都具备这样的体系结构。在这样的体系结构下,这些公司的商业价值会越来越多,这也是中国诞生上万亿市值公司的基础。

还有一点是,知识在不断的提高,协同效益会越来越高。陆奇表示:“在工业时代,一个工厂不可能超过几十万人,因为它没法协同。但是今天我们依靠技术的进步,可以做到毫秒级的协同,以后可以协同到微秒级。我们上一届创业投了一家做协同体系的公司,甚至可以做到纳秒级的协同。”

同时能够做到超大规模的企业在协同方面都是与整个社会协同的,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协同。软件定义使然,它协同的效率会越来越高,迭代速度也会加快。从进化的角度看,能够适应并迭代的一定是更优越的。所以陆奇认为,在中国未来20年是有机会出现第一梯队公司的,甚至于未来40年以后,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在中国也能长出来。

C端中国先行

首先说明一点,中国在C端的创新已经超过美国,并且诞生了很多大厂如阿里、腾讯、美团、滴滴等。美国有谷歌亚马逊这些大公司,但是为什么长不出来上述公司?美国要问自己这个问题。

陆奇表示,今天的体验端包括各种硬件,手机、PC、平板、手表等,然后通过一个APP或小程序,来很便捷的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在C端的创新,我们也可以将人的需求一个一个划分出来,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倒推回来,逐步将人群市场分割,然后将数字化技术与对应的需求做个组合,就会形成一个创新。

如今用户体验的载体都是信息,这个信息可以是文字、符号、视频,但都是二维的结构。信息代表人,那就是社交和通讯的体验;信息代表内容,那就是知识、娱乐和游戏;信息代表服务,那就是出行、电商、金融等;信息代表实体,那就会形成IoT、智能家居。目前所有的数字化都是这样的形式。

陆奇还表示,创业者的机会,就是按照人的需求,然后看对应相应的载体。而一会讲到元宇宙,则是一种新的载体,它能带来新的交互、新的设备、新的服务、新的实体、新的内容,元宇宙是数字化的创新。

C端的机会是无穷的,其所带来的价值增长也是无穷的。这样的机会周期短、渠道宽、模式成熟、扩展能力强。尤其是在中国,工具链成熟,渠道也十分全面,商业模式、广告电商等等都已成型,这也是中国在C端先行的原因。当然在C端做创新也会有很大的挑战,不仅竞争激烈,还很难做大,目前一些大的领域已经被占据,未来还会出现一些大的机会,但相对来说很少。

B端还没做到三位一体

B端行业的需求很简单,增加产出和降低成本,它的内容也很稳定,就是管理,管员工、管生产、管销售、管财务、管供应链等。再有就是企业的数字化,跟时代的平台发展是强相关的,尤其是跟后台的发展息息相关。

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复杂的体统结构,需要信息来观察、执行,但企业是不需要三位一体的,因为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是以人为主,所有的数字化内容最后都有一个决策者,那就是人。但这一切都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改变,元宇宙的出现就是一个信号,这里面会出现大量的机会。

从一个生命体的发展过程来看,企业数字化的第一步是信息的记录,比如原始企业在笔记上记录员工的姓名、信息。最早在IBM做的数字化桌面,用数据代替以往的手指打字记录,让企业信息收集和传输更快。关系数据库和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的出现,让企业数字化有了集成化的系统,记录的信息开始成为企业决策流程的一部分。

再之后,PC互联网时代,让信息流动起来,类似于生命体的血液流动,也让企业的协同能力加强。进入到移动和云时代,感知系统出现,让企业数字化有了局部大脑;同步进行的还有AI、5G、区块链、AR/VR等等,这是让企业迈向完整数字化生命体的关键。

这些铺垫之后,未来的企业基本上都会形成三位一体,走向一个相对完整的数字化产品体系。这里面有着大量的创业机会,而且是有20~30年的创业机会。B端领域存在的都是系统性机会,价值比较大,而且能够形成壁垒,但难度高,开发周期长,不过相比于C端来讲在B端做大的机会还是要大一些。

大厂看不懂的行业是创业者的机会

在陆奇看来,创业者最大的机会就是大厂看不好或者看不懂的地方。很多大企业大公司在一开始的时候根本不被看好,在别人眼中都是很怪的行业。比如亚马逊在互联网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卖书还要自己搭建仓库,利润还低,当时没人看好这个事,亚马逊也抓住这个机会,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这就体现了创始人在洞察方面的重要性了,一定要对社会、对人性有很深刻的洞察。你所坚持的观点,别人都不同意,但历史证明你是对的,这是做大一个公司的先决条件。就目前来看,历史上做大的企业对人性、对社会都有着深刻的洞察。

创业者能够有的机会本质上就是探索风险带来的,大厂不愿意去承担这个风险,或者觉得不重要。当然,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十分提倡长期主义的,但前提是有能力养活自己,要能够活下来,活到未来。

元宇宙处于盲人摸象阶段

奇绩创坛脱胎于YC中国,基于其迭代了15年的筛选体系,创业创新的核心主要看创始人的抱负、胸怀和长期专注。采用这样的方法,就能将那些充满潜力的赛道和信号发掘出来,比如“元宇宙”。

陆奇认为:“元宇宙所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数字化体验容器,它的本质是为用户提供‘存在性体验‘的。所有的数字化体验容器都存在信息,而今的交互体验都是间接交互,而元宇宙的核心是提供一个新的载体,甚至可以在虚拟世界创造出另一个我,让ta来代替我进行活动。从这方面讲,元宇宙充满机会。”

目前的元宇宙还处于早期阶段,这个阶段就是盲人摸象,产业的发展需要很长时间,商业化与生态化时间更长,且途中还充满不确定性。这也就突出了创始团队中创始人的重要性,其需要具备强大的驱动力和前瞻性,高效的执行力,看得见趋势,还能跟着一路前行,才会走到最后。

奇绩创坛一直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erer.com/bwtxgw/12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