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6时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北纬39.78度,东经.44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古冶区7千米、距唐山市城区28千米,北京、天津等部分地区震感明显。
地震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破坏力极强,唐山、汶川大地震至今令人触目惊心。在建筑安全因素中,地震作为一种随机的、尚不能准确预见和准确计算的外部作用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
地震给建筑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地震引起建筑地基的震陷、砂土液化,从而使地基失效;
二、地震引起整个地面严重变形而使建筑物重心转移而倒塌;
三、结构由于运动剧烈震动,因变形过大、连接接头的破坏、结构强度不足造成构件失稳甚至倾覆。
今天建知微圈就来和大家聊聊抗震设防这些事!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甲类建筑(特殊设防类)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举例:国际出入口局,国际无线电台,国家卫星通信地球站,国际海缆登陆站,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
乙类建筑(重点设防类)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举例:大区中心和省中心的邮政枢纽,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丙类建筑(标准设防类)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举例:机械、船舶工业的生产厂房,电子、纺织、轻工、医药等工业的其他生产厂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标准设防类。
丁类建筑(适度设防类)抗震次要建筑。
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小震不坏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小震)时,建筑物未损坏或不需修理仍能使用。
中震可修当遭受本地区规定设防烈度的地震(中震)时,建筑物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坏,经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使用。
大震不倒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规定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大震)时,建筑可能发生重大破坏,但未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和基础。
2、建筑设计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3、结构体系和非结构构件都符合抗震设计要求。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
4、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主要用于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建筑。
5、建筑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抗震设防烈度为7、8、9度时,高度分别超过米、米、80米的高层建筑,设计应留有观测仪器和线路的位置。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1.房屋高度限制;房屋最大高宽比限制;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房屋中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限值。
2.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体系。
3.房屋必要时要设防震缝。
4.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要求:
(1)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
(2)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应均匀对称布置。6、7度且总层数不超过五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
5.多层多排柱内框架房屋的结构布置:
(1)房屋宜采用矩形平面,立面宜规则;楼梯间横墙宜贯通房屋全宽。
(2)7度时横墙间距大于18米或8度时横墙间距大于15米,外纵墙的窗间墙宜设置组合柱。
场地、地基和基础1.场地类别划分为四类,依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在场地初步勘查阶段,对大面积的同一地质单元,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应为控制性钻孔数量的1/3-1/5,山间河谷地区可适量减少,但不宜少于3个。
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2.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1)砌体房屋。
(2)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下列建筑:一般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米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基础荷载与第2条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