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回眸丨30秒了解世界航天动态

01

央视重磅推出《你好!火星》纪录片

真实再现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历程

为纪念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一周年,由国家航天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大型科学纪录片《你好!火星》自年5月18日至22日,每晚22点36分在央视一套正式播出;5月19日至23日,每晚20点10分在央视科教频道重复播出。纪录片共分5集,每集30分钟,将为广大观众真实呈现人类探索火星所面临的巨大技术挑战,全景式回顾天问一号任务的全过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完美展现新时代中国航天工作者勇攀高峰、挑战自我的精神风貌。

小编简评

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首次在火星留下中国印记,迄今已在火星表面工作三百多个火星日。环绕器自进入环火轨道以来,持续开展遥感探测。目前,两器状态良好,累计获取并传回原始科学数据约GB。

02

祝融号遇强烈沙尘天气

进入冬季休眠模式

天问一号任务团队通过环绕器获取的中分辨率图像,发现“祝融号”火星车巡视区经历了一次明显的沙尘暴过程。科学家对年3月16日和4月30日的“祝融号”巡视区m分辨率图像(分别见图1和图2)中的典型地貌(特别是撞击坑边缘)进行对比,结合近期火星车遥测信息反映的太阳翼发电电流的变化,可以判断当地正在经历强烈的沙尘天气。

图1:年3月16日祝融号巡视区中分辨率图像

图2:年4月30日祝融号巡视区中分辨率图像

目前,火星车巡视区进入冬季,天气白天最高气温降至零下20℃以下,夜间最低气温降至零下℃,到7月中旬火星冬至前后,气温还会进一步下降。为应对沙尘天气导致的太阳翼发电能力降低及冬季极低的环境温度,按照设计方案和飞控策略,火星车5月18日转入休眠模式。预计今年12月前后,“祝融号”巡视区将进入初春季节,环境条件好转后,将恢复正常工作。

环绕器正在实施对火星全球覆盖的遥感探测,当前成像区域主要集中在火星南半球高纬度地区。任务团队将尽可能利用环绕器继续监视当地的天气情况。

小编简评

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一个火星日仅比地球长约40分钟,因此火星也和地球一样存在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而火星的公转周期约是天,即1个火星年相当于1.9个地球年,这意味着火星每个季节的平均持续时间约是地球上的2倍。

未来两个月,太阳直射点还将继续向火星南部移动,届时火星北半球将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为了安全度过火星寒冬、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祝融号”火星车设计了自主休眠等工作模式,在能源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进入休眠模式,等到环境条件逐渐转好后,再恢复正常工作模式。

03

“一箭三星”!长二丙/远征一号S

成功发射低轨通信试验卫星

5月20日18时30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将3颗低轨通信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二丙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研制的常温液体运载火箭,主要执行太阳同步轨道和其他低轨卫星发射任务,具备一箭一星、一箭多星发射能力。

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次发射。

小编简评

长征二号丙火箭是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改进设计,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于年启动研制,年9月9日首次发射成功。上个月于年4月29日,利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四维01/02两颗卫星发射升空。

04

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

载人飞船航天育种实验项目清单公布

5月1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公布了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航天育种实验项目清单。

据介绍,在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历次飞行任务中,均安排了航天育种实验项目,并通过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带回88家单位上千件(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航天育种材料。

小编简评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约1倍,由8年左右缩短至4年左右。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成功地进行了卫星搭载太空育种。我国是年开始将蔬菜等搭载上天。

05

相距1亿公里:NASA分享

露西小行星探测器五月拍摄的月食画面

NASA的露西号(Lucy)航天器于年5月15-16日在一个独特的有利位置观察了月全食。当时它距离地球万英里(1亿公里),几乎是地球跟太阳之间距离的70%。通过利用其高分辨率全色相机LLORRI,露西号能观察到地球在月球上投下的阴影。

据悉,延时画面由露西探测器上搭载的高分辨率黑白相机,通过86次曝光(大约3个小时)记录而成。

不过露西探测器的首要任务,还是通过针对特洛伊小行星的研究,以革新我们对太阳系起源的早期认知。

小编简评

露西,是由美国西南研究所(SwRI)领导的发射任务,于年发射,旨在对太阳系内的7颗小行星进行探测,审查工作于年10月成功完成。年8月31日,“露西”探测任务最后研发阶段大功告成,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通过。年10月16日,“露西”号搭乘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宇宙神5”型火箭升空。

06

美NOAA发布由GOES-18卫星

拍摄的首批西半球图像

当地时间5月11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分享了其地球静止轨道运行环境卫星-T(GOES-T)拍摄的首批西半球图像。这个后来被命名为GOES-18的卫星其高级基线成像仪(ABI)最近拍出了令人惊叹的地球景色。

GOES-18于美国东部时间3月1日下午4点38分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的41号航天发射场升空。据了解,ABI使用16个不同的通道观察地球,每个通道沿着电磁波谱测量不同波长的能量,从而获得有关地球大气、陆地和海洋的信息。

GOES-18的主要仪器是ABI,它提供用于美国天气预报的主要图像和数据。ABI扫描地球的速度是前几代GOES卫星的五倍,分辨率是四倍,通道数量是三倍。另外,GOES-18还携带了一个地球静止闪电成像仪(GLM)和一套用于监测空间天气危害的仪器。

小编简评

NOAA一般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OceanicandAtmospheric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隶属于美国商业部下属的科技部门,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rierer.com/bwtxgb/12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