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滁皆山也。欧阳修在《醉翁亭记》开篇就这样说,而这里的滁就是现在的滁州。
但滁州的留名,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座醉翁亭以及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俗语,熟悉历史的人会马上联想到,这里还是晋元帝司马睿曾避难琅琊山的所在地,名著《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家乡,以及从这里走出去打下应天,并一步步从一个草根平民登上大明开国皇帝的。
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这里成了皖东地区名称,紧邻江苏省会南京的一个现代化城市,而且在年的城市排名中,滁州进入了三线城市名单,可见城市的发展基础和速度。
那么,这个号称三线城市,属于南京一小时大都市经济圈之一的成员,发展现状和实际生活、休闲体验如何呢?
01山水兼备而又农业发达
滁州很大,包括天长、明光2市,来安、全椒、定远、凤阳4县和琅琊、南谯2区,总面积达到了平方公里,相当于六个多深圳那么大。而这里主要是丘陵和岗地为主,沿河地带有平原分布。
这里属于湿润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而且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拥有多所大中小型水库,并不缺水。
这样的条件给当地的农业发展带来了优势,尤其是粮食和蔬菜,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90.5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3.0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2.8万公顷。这样的大规模的种植,体现在产量和数字上,就比较可观了:
年粮食总产量.5万吨,其中棉花产量吨,蔬菜产量95.2万吨,水果产量24.0万吨,油料产量11.1万吨,这给当地的农副产品的供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里山水兼备,农业种植业发达,让这里山青水秀,休闲宜居。
02便利的交通,融入沪宁杭
虽然环滁皆山,但现在的滁州的交通却非常方便,因为这里是安徽的东边门户,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毗邻长三角,又是南上北下的重要通道,自古就被称为“金陵锁钥、江淮保障”。
这个皖东的城市,属于南京都市圈核心伙伴城市,襟江带淮,南望长江,北流淮河,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迁移的前沿阵地,所以这里的铁路、高速、航空和水运非常便捷,四通八达。
先说机场,这里的最近的机场就是南京禄口机场,车程大致为一小时,另外还可以搭乘合肥新桥机场,车程也不过两个小时。
铁路方面,这里有南北向的京沪、沪汉蓉线经过,并在滁州、滁州北有设置站点。
从滁州到南京,只需要二十分钟;从滁州到上海,只需要一个半小时;从滁州到北京,只需要四个小时;
另外还有滁州全椒站,向西可以到达合肥、武汉、成都等地,还有北沿江高铁将在滁州并轨设站,滁州将会成为京沪高铁和北沿江高铁两线交汇的城市。
东西向的沪汉蓉高铁设有滁州全椒站,向西可达合肥、武汉、成都等城市。规划中的北沿江高铁将在滁州并轨设站,滁州将是京沪高铁和北沿江高铁唯一交汇城市。
公路也便利发达,滁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省内前列。拥有合徐、宁连、宁洛、合宁、徐明、滁马等7条高速。、等5条国道和诸多省道在市境纵横交错。从滁宁快速通道、合宁和宁洛高速、国道等均可直达南京城区。
水运也方便,当地有汊河港,附近更有南京新生圩港、南京龙潭港和南京长江七坝港,,通过这些港口可通江达海。七坝港丰水期和龙潭港可走万吨以上货轮,实现江海联运。
现在的滁州在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已经在建设,连接京沪高铁滁州站、城南新区、市经开区、苏滁园、汊河新区至南京北站。全程54.3公里,设16个车站;宁滁城际已开工建设,二、三、四号线都已经进入规划环境,将来市内的连接更加便利快捷。
当然,四通八达的交通和上涨的收入也刺激了当地的家轿数量,据统计,在年底,当地城市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达到了52.5辆,家电品类更是有很高的普及率。
03经济和产业发展
滁州是安徽相对发达地区,年的GDP已经达到了.1亿元,位居省内前三。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亿元。三大产业结构的占比达到了8.6:49.1:42.3,也就是农业的占比已经低于10%,90%以上都是依靠工业和现代化服务业来拉动,而且人均GDP达到了元,这个数字比很多同级别的湖北黄冈、荆州等三线城市都要高。
现在的滁州已经有了家电、机械(汽车)、纺织、化工、农副产品和非金属矿产深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另外还是省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基地。
当然,还有如火如荼的旅游业,年,滁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4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2亿元,现在的滁州市,有几十个旅游景区,产业还在继续发展。
这跟当地的人口基数有一定的关系,当地有户籍人口.3万人,常住人口.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54.54%,这几百万的人口做基数,给当地的消费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而体现在数字上,当地的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亿元。
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亿元,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0亿元,都在快速增长。而零售、餐饮、日用、家电家具、五金、建筑装潢、住宿和批发等行业就是主要的消费类别。
04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元,平均元一个月;人均消费性支出元,平均元一个月。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了28.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折合元一个月;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大致为元一个月。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6%。
但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消费方向上,食品、衣服、交通出行、生活用品和教育文化娱乐都是重要的消费品类。
而且,当地的城镇化水平还在提升,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了.8亿元,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万平方米,商品住宅销售额.8亿元,都在增长当中。
由此带来的人均住宅面积也在提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了37.4平方米。
当滁州依然还在继续吸引外地资金和产业,年的招商引资达到了.5亿元,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来自长三角,占境内省外引资总量的62.3%。
05休闲和生活体验
现在的滁州还在大力发展和完善当地的休闲、体育和文化娱乐设施。
滁州市的图书馆、紫薇北路北延(西涧路-明光路)、老城区东大街道路桥梁工程、滁南二小(永乐小学)、医院扩建项目等10个项目建成。园林景观、市容卫生、环境治理、城区公园和绿化工程、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等项目也纷纷开展或已完工。
尤其是图书馆,藏书累计超过两百万册,充实了当地的人们精神生活。
而且为了绿化,当地还在继续人工造林,年的人工造林面积达到公顷。森林覆盖率上升到了35.9%。
由此带来的当地的空气质量也在提升,接近良好空气的天数占了一年的近70%。
在滁州还能去当地的森林公园休闲,例如琅琊山,还有有明皇陵、明中都城遗址、明中都鼓楼、龙兴寺等,每年的正月初九的琅琊山庙会,众多香客信士来到寺院烧香拜佛,周边地区的群众纷纷奔赴寺院进香结缘,祈祷平安。
现在的庙会,已成为广大群众欢庆丰收、旅游观光、商业贸易的集会。可以欣赏的表演活动的有花鼓、花船、龙灯、杂技、魔术等地方传统的文化娱乐节目。
总之,滁州还在继续发展,利用当地的地域、资源和环境,发展新型产业,打造紧邻南京的城市后花园和游玩休闲度假基地,这个三线城市滁州,正在向经济繁荣、生态优良的现代化城市迈进。